自1976年起,国际左撇子俱乐部(Left-handers Club)创办人丁坎宝(Dean R. Campbell)指定每年8月13日为“国际左撇子日”,呼吁关注全球约10%的左撇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确实,在这个右撇子主导的社会,左撇子惟能默默调整自己,融入主流社会。
记者自小被父亲打手掌纠正左手写字的天生习惯,想不到天生左撇难自弃,字是改用右手写了,但拿筷子还是用左手——须调整姿势,手肘才不会跟隔壁食客“打架”;左眼仍是主视眼——当兵时来福枪得装上特别的反弹铁片,将弹出的空壳反弹掉,才不会酿成独眼龙悲剧。这块毫不起眼的铁皮启发了记者,证明了只要生产商肯从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在设计上做出调整,便能造福左撇子群体,为他们减少许多人生的不便。
芬兰橘红色多用途利剪
芬兰剪刀品牌Fiskars有376年历史。他们家多用途剪刀锋利无比,能剪纸、裁布;园艺、烹饪时亦能使用。Fiskars剪刀以其橘色塑料把手为人知晓,把手依照人体工学设计,手握稳健,剪下纸张、布匹时,所发出的利索脆亮声响,马上启动ASMR(自发性知觉神经反应),造成“大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