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节路一带的伊丽莎白医院1979年12月开张。2022年,医院展开长达三年的大型装修。在翻新过程中,医院一些设施与器材面临被淘汰、舍弃的命运。这一砖一瓦和医疗仪器,曾伴随和见证了无数国人的生老病死,在人生不同阶段助病人找回重生的机会,而今轮到它们走到生命的尽头,人们该如何处置它们?
伊丽莎白医院首席执行官兼新加坡IHH医疗首席运营官杨奕民(Yong Yih Ming)说:“医院在迎来新面貌的当儿,也在深思如何保留医院的历史与故事,并将装修后废弃的物件变为有意义的纪念品……我们在寻求非牟利机构合作时偶遇新加坡国大工业设计系导师,探讨如何合作。我们的目的是要为这些被医院重视的物件注入新生,将它们背后的意义保存下来。”
国大工业设计系副教授,也是2018年总统设计奖年度设计师,Hans Tan Studio创办人陈彦翰(Hans Tan)是这项目的总策划。他一开始没让学生参与,而是找来从事设计书写的夫妇——In Plain Words创办人庄裕康(Justin Zhuang)和黄慧珊(Sheere Ng)一同参观医院设施与病房。筛选出二三十件物件后,庄裕康和黄慧珊开始深入访问、了解和这些物件息息相关的医务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