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少年身心成长的困扰 青春期易怒好斗五特征

父母都有坏脾气和易怒,孩子大脑和情绪不断受到冲击,也容易出现严重心理疾病,催生危险行为。(iStock图片)
父母都有坏脾气和易怒,孩子大脑和情绪不断受到冲击,也容易出现严重心理疾病,催生危险行为。(iStock图片)

字体大小:

近年多起青少年杀人事件,包括亲子弑父引起社会关注。资深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评估青年成长发育期的迷茫与局限。

孩子幼年时候,一些长辈说,最好不要让孩子看到血腥暴力的事,包括交通意外死亡、自杀等,因为担心幼小心灵受到冲击。

虽然这有点掩耳盗铃,或是鸵鸟心态,但是眼不见为净,减少孩子面对暴力情色殴斗等的保护心理,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几天前,本地一名19岁的男生因涉嫌持刀砍死父亲的命案而被控谋杀,再次引起坊间议论纷纷。为何弑父,人们无法亲自了解,不能随意下定论。资深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袁凤珠说,这只能够以当今多起青少年杀人事件作探讨评估。

她分几个层面说明青少年所面对的问题。

一、无根的浮萍年代

今日的青少年,鲜少知道自己的祖籍,更不了解父母的根在哪里?心中常存有“我是谁”的问号。

假如一个人找不到归属感,无论他是成年人或是孩子,他可能永远都无法“安静”下来,会一直制造矛盾,既伤害别人,同时也伤害自己。

二、没有情感的酝酿

父母没有或不晓得如何适当地引导孩子宣泄与表达情绪,而且与儿女少有聊天沟通,或是情感交流的机会,彼此缺乏深入了解。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都有坏脾气和易怒,与儿女的对话多只关注学业成绩,家庭没有营造好好说话的氛围,不是“情绪勒索”,如以爱之名,通过要求、威胁、施压、打击、沉默等手段控制他人,就是“道德绑架”,如利用他人顾虑其道德形象的弱点而提出强制要求。儿女无法从父母那里学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或者以“不伤害他人自尊的智慧言语,说出自己的感受”。

年轻人因为经历少,对社会的复杂了解也少,一般会不考虑事态发展的后果,经常会把问题复杂化,甚至搞砸。

青少年如果越了解如何适当地表达情绪,既能做到尊重他人的原则,也能避免遗憾终身的事发生。

三、青少年大脑分析未成熟

除了情绪问题,从生理来看,青少年的大脑,最显著的特征,是通过调整脑区间的网络连接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这种特殊的可变性或可塑性,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青少年在认知思维和适应社会化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但同时也容易催生危险行为和严重精神疾病。

青少年高风险行为源于大脑边缘系统驱动情绪产生,在青春期快速发育,与主掌冲动控制的前额叶皮质主要负责提供合理判断和冲动控制,尚未发展成熟。青少年的情绪化是边缘系统造成的,而前额叶皮层到20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而如今青春期却在不断提前,所以这种不匹配的时间跨度正在延长。加上正值荷尔蒙变化等因素,才导致容易怒气冲天。

袁凤珠说:“这时候,他们较难控制怒气,尤其遇上挑衅或误会时,不小心可能会做出动手伤人等错误行为。

另一方面,青春期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其中包括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俗称躁郁症)、抑郁症、进食障碍、精神错乱和药物滥用等。她指出,根据调查研究,有50%的精神病症从14岁开始已出现苗头,75%在24岁首次发病。几乎所有成年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脑部病理改变,都类似于青春期大脑发育过程中的典型变化,只是程度更甚。

四、网络暴力渲染

网络暴力血腥的视频与游戏,已经使青少年看惯不怪,心中隐藏的暴力倾向慢慢滋生,其特征:

★自尊心强:自我为中心,争强好胜,心胸狭窄,喜欢被关注,看重名声与外貌。

★妒忌心强:嫉妒心理中,情绪上会产生压抑感,久而久之,导致器官功能减弱,机体协调出现障碍。

★偏执顽强:很难与别人正常交往,和睦相处。

★缺乏自信:因为经常被批评、指责,变得少言少语。而一旦触及他们的底线,往往行为上让家长感到很意外。

★缺乏情感归宿:生活节奏非常快,亲子间缺乏情感交流,就缺乏归属感,思想无处可寄托,失去自信心,也会丧失责任心。

五、生命价值观迷茫

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最大困难是建立关于自我的同一性。只有建立了自我的同一性,才能明白自己的价值观和底线是什么,明白自己应该为什么而奋斗终生。这些人可以远离迷茫,对未来有具体的认知,能够明确自己未来想做什么的人,有坚定的选择,学习动力也很强。

轻视生命受挫时易诉诸暴力

袁凤珠指出,对生命的珍视是人的道德中最为朴实的品质。人的生命具有生存价值,应受到尊重与善待,生命的成就感是通过努力得到肯定与赞赏的成果。但是父母与师长的高度要求,苛刻的责备,使儿童和青少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消极的价值观产生自卑与愤怒,本来是旺盛的生命力与求知欲陷入忧虑、恐惧、迷惘的压力之下,一些自暴自弃,生命质量下降。她说:“于是,他们对自己和别人的生命会冷漠与轻视,没能意识到自己对家庭与社会的责任,导致遇到挫折与委屈时,就选择杀人与自杀的冲动举动。”

她总结说,父母师长等应该在这个青少年独特的青春阶段,帮助他们打磨激情,多运动训练,消耗精力,发挥创造力和个人才艺。另一方面,社会也必须意识到,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转折点,可能成长为一个和平公民,也可能变成好斗分子。青少年本身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与可变性较强,如果得到父母健全的培育,良师益友的引导,人生应会光明灿烂。

袁凤珠提醒,教导青少年勇于面对生气的情绪表现,不应习惯性地压抑或隐藏。若无法冷静下来,可暂时抽离现场,回避,并按照平时预先习惯的替代方法,如跑步、打球、打沙包等来有效宣泄情绪。另外,也可透过学习深呼吸,沉思默想等帮助放松,并多尝试以幽默的态度看待愤怒的事情。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