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低收入的单亲妈妈,每天为维持生计而奋斗,不过她们仍然会优先考虑孩子的需要,即如何让他们享有母亲的爱,拥抱亲子时光。
陈姵蒨(43岁)育有一对10岁和3岁的儿女。第一段婚姻维持约5年,她在儿子两岁半时离婚,后来改嫁给目前的第二任丈夫,生下一女。但是好事多磨,好景不长,她无奈的说,第二段婚姻生活并不美满,再次面对离异危机。
她说,单亲妈妈找工作不容易,一旦雇主面试时询问到家庭和孩子的事时,单亲妈妈似乎已“先天”失去优势。
第一段婚姻结束后,成为单亲妈妈的她很想找份工作。由于离职数年,若重返职场,难免产生恐惧与忐忑。她曾应征多份工作,但是当雇主知道她的家庭情况后,面试都不成功。
她说:“我的工作表现和能力一向都很好。如果撇开家庭状况,绝对可以胜任工作。”
积极面对困难
后来,本地非盈利组织“Daughters of Tomorrow”(简称DOT)顺利帮陈姵蒨找到契合的雇主,她目前在GoImpact Capital Partners从事会计工作已半年多。她格外珍惜这份五天制的全职工,工作时间从上午9时到下午4时30分,雇主给予充分体谅,让她能更好的照顾孩子。
陈姵蒨说,单亲妈妈最艰难的是如何兼顾工作、孩子和家务琐事。第一段婚姻失败时,她害怕别人知道她是单亲妈妈而投来异样眼光。她觉得社会近年对单亲妈妈的接受度比较宽容,只是一些雇主仍对单亲妈妈在协调工作和家庭的能力有所保留。她希望更多雇主能给予单亲妈妈机会,让她们证明自己的能力。
陈姵蒨强调:“现代离异夫妻多,所生养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爱,虽然无法给他们一个完整的家,但是父母应确保孩子有足够的关爱,以弥补破碎家庭的遗憾。”
她以过来人的身份提醒离异夫妻,避免和孩子数落对方的不是,应让孩子保留对父母美好的形象。她说:“即使父母离婚,双方也应该跟孩子继续保持良好关系,因为孩子与父母的血缘关系永远无法分割。”
她说:“单亲妈妈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坚强,面对困难时不要躲起来。除了要寻求帮助,也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因为这一切艰苦都会过去。”
陈姵蒨说,DOT提供单亲妈妈很多心理辅导和法律咨询的帮助,让她们左右为难时能做出更明确的抉择。她感谢公司让她学习与掌握新工作技能,最重要的是,公司信任她的能力。由于工作表现佳,公司给她加薪,让她的经济更加稳定。
单亲妈妈与雇主的桥梁
本地非盈利组织“Daughters of Tomorrow”系统和综合项目高级经理柯若蓁指出,协助来自弱势家庭的妇女投入社会与职场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尤其是帮助单亲妈妈在家庭和工作中找到平衡点。在家庭中,爸爸已缺席,因此希望妈妈能工作独立,也能兼顾家庭,让孩子感受更多关爱。
尽管尽了最大努力,许多单亲妈妈在平衡工作和照顾孩子方面仍面临挑战。她们多数希望能准时下班照顾孩子,这样反而会牺牲与同事、雇主或业者建立更好关系的机会。
实际上,并非所有雇主都理解单亲妈妈所做的牺牲,DOT扮演的角色,是协助物色理解这些单亲妈妈的雇主,成为她们的希望灯塔,寻找一份适合她们的工作。
柯若蓁说:“我们和相关雇主合作,帮忙他们了解单亲妈妈面对的困境和需求,想办法达到劳资双赢的状态,即公司解决人手短缺问题,单亲妈妈也能在不影响照顾孩子的前提下投入职场。”一些中小型企业雇主意识到灵活就业对这些妈妈和孩子的重要性,愿意协助她们克服困难,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协助她们改善生活。
DOT通过技能培训、就业衔接和支持方案,旨在帮助贫困妇女持续就业,使她们不会与社会脱节。她们的年龄介于20至60岁,多来自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不超过650元),其中40%受益者是单亲妈妈,一半只有中学或以下的教育程度。通过连接志愿者和社会资源,辅助现有的培训和劳动力相关机构,让每个妇女,尤其是单亲妈妈都能发挥个人作用。
儿童托管服务不足
根据DOT“内部需求评估报告”,照顾孩子或年长者是低收入家庭妇女寻求和维持就业的最大障碍。35%的受益家庭指出,儿童托管服务不足是她们就业的最大单一障碍。
柯若蓁说,单亲妈妈要平衡家庭与工作,必须付出更多精力。一般上,单亲妈妈的工作范围以餐饮业或服务业为主,由于需要轮班,她们无法亲自照顾孩子,而且托管中心一般晚上7时就关门,时间充满挑战。
若面对托管孩子的问题,单亲妈妈或爸爸可通过社区保姆计划,让参与的善心家庭先把孩子从托管中心带回家;待单亲父母下班后,才把孩子接回家。
她补充说,DOT提供就业训练之外,在就业六个月后,也能享有其他支援服务,例如提升教育程度的助学金计划,通过不同方式,提高受益者的生活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