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梿正当季,对许多国人来说,总是令人期待;而对吴家父女而言,却是既充实又忙碌的时节。
本地榴梿甜点咖啡座Ms Durian创办人吴明玲(38岁)是本地榴梿界资深老将、717贸易创办人吴奎龙(73岁)的女儿。吴奎龙早在1969年完成国民服务后,便开始卖榴梿,从小摊位一步一脚印打拼,建立起家喻户晓的“717贸易”。父女两代人,一位坚守传统,一位创新甜点,把对榴梿的热爱,化作共同语言。
喜爱榴莲如初恋
吴奎龙童年时家住甘榜,对榴梿的喜爱,他形容就像对初恋那般深刻而浓烈。“我们家那个时候很穷,一斤榴梿三毛钱都买不起。于是就去拾榴梿、偷榴梿,甚至跟别人承包榴梿树,好的我们拿去卖,不好的就自己吃。”
服完兵役后,吴奎龙开始在巴刹租了个小摊位卖水果,靠着苦干实拼,逐渐打下基础,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榴梿事业王国。除了在泰国种植榴梿并出口至中国,吴奎龙对马来西亚榴梿生态熟稔。他长期观察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与消费习惯,精准掌握榴梿在各地市场脉动。他对榴梿的了解,远不止于品种和风味,更深入至种植、开花、结果乃至采收与销售的每个环节。
而女儿吴明玲,从小却对父亲的工作有着复杂情感。她坦言,“小时候很讨厌榴梿,因为榴梿把爸爸妈妈的时间都抢走了”。每逢节日、人们欢聚的日子,一家人不止没机会聚在一起,还要帮忙父亲做生意。父母早出晚归,少有机会陪伴孩子。父亲除了榴梿,也售卖季节性货品,如桔子、年货。即便是年三十,吃了团圆饭,她和姐姐得去夜市帮忙卖年货、卖花。那时她心中充满埋怨,甚至告诉自己,“长大绝不要做饮食业”。
吴明玲在吴奎龙七个孩子中排行第五,小时候的她叛逆、上学爱迟到,父亲常被老师请到学校,被校长和主任训话,但父亲从不放弃她。在她中四留级时,吴奎龙语重心长地说:“你现在还不奋起努力,还想多留级一年吗?你读书,受益的不是爸爸,是你自己,将来你要走怎样的路你自己选。”结果,吴明玲在三个月内发奋图强,成绩突飞猛进,让老师惊讶不已。
长大后,吴明玲选择在房地产行业打拼,闯出一番成绩。她曾对父亲说:“我读完书出去创业,等赚到钱再回来帮你。”期间她边学习边工作,凭着努力与好人缘,顺利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理念不合女儿另起炉灶
然而,当她准备协助父亲的公司进行数码化转型、推动升级时,却因与家人理念难以磨合,而最终决定另起炉灶,独立创业。
2018年,她创立榴梿甜点咖啡座Ms Durian,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榴梿甜品之路,除了积极研发榴梿甜点,也通过互联网做营销,建立顾客群。
父亲的经验、甜品的配方,成了女儿的灵感来源。Ms Durian的第一款榴梿蛋糕,就是她在父亲厨房里学的。虽然父亲喜欢蛋糕外观精美吸睛,但吴明玲却选择极简风格,不爱在蛋糕上添加任何色素和装饰。她说:“蛋糕外形单调一些没关系,好吃最重要。”她说,这是传承自父亲的食谱,但以自己的方式来呈现。
父亲则说:“我的想法是怎样保留榴梿口感与原味,让我们这些老人家在没有榴梿吃的时候,吃一口会回味,勾起回忆。”
但他说,每次新品出来,女儿都会找他试吃并给意见。咖啡座菜单上的猫山王榴梿咖椰吐司,便是源自父亲的提议。如今已成店里招牌甜点,让父亲每周都要来吃上一份。
想对爸爸说辛苦了
吴奎龙说,我做榴梿生意不光只卖,要从种植、出货到制作甜点一站式,将榴梿发扬光大。而女儿则尝试以灵活的形式去推广品牌,如:举办路演、与商场合作办活动、网上销售等。她说:“我看到爸爸以前开很多店,真的很辛苦,因此并没有开分店的打算。我没信心能维持品质与服务,会选择以更稳扎稳打的方式来经营生意。”
父女俩的互动,总带着几分调侃,像榴梿般,外表带刺,但果肉香甜。吴奎龙说:“她小时候叛逆,是我们没时间陪伴。现在孩子长大了,却是他们常回来陪我们吃饭。”曾经缺席的陪伴,换来成年后的理解和弥补。而吴明玲也说:“做了六年生意我才了解,为什么爸爸以前那么忙,真的太多事情要处理了。但他以前总沉默,也不会为自己平反,想说:爸爸你辛苦了。”
榴梿,不只是他们的事业与牵绊,更是维系父女情感的重要纽带。从年幼时对榴梿的排斥,到长大后选择传承与创新,父女俩在这份带有浓烈气味的果实中,找到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与理解。“我的心愿很简单,就是把榴梿这门生意做好,把我几十年来的经验与技术传承给下一代。孩子未来要怎么走,是他们的选择,我看不见,也不必去多想和担忧。我最大的希望,是女儿能拥有一个完整家庭,好好享受生活。钱赚够了就退休,这些东西带不走。”吴奎龙语气平淡,却句句真切。
吴奎龙最近也教女儿开榴梿。他说:“开榴梿时被刺几次,忍一忍,多开几次,你就学会了。”这不仅是经营榴梿的经验之谈,更像是给女儿的人生箴言。凡事没有捷径,唯有亲身经历、坚持,才能真正掌握与成长。
今天的Ms Durian是吴明玲的舞台,也是父亲精神的延续。而她口中“又爱又恨”的榴梿,正是串连亲情、传承记忆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