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置的鸟笼里变出一只白鸽;从黑色袋子中拉出五颜六色的彩带。这是专业魔术师张国强(48岁)的表演,动作利落,当观众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已巧妙地变出了把戏。
另一名魔术师张发伟(75岁)擅长扑克牌魔术。他请观众抽选一张牌后重新洗牌,但仍能轻松找出观众所选的牌,令人惊奇。
张氏父子同为魔术师,他们做魔术表演为观众带来欢乐。魔术也成为他们父子间的共同话题。
张发伟说,他30多岁时看了国际知名魔术师大卫·考柏菲(David Copperfield)的表演,首次感受到魔术的魅力。在一名魔术师朋友的教导下,他开始学习扑克牌魔术,为朋友们即兴表演,也把魔术带回家,表演给当时年幼的儿子张国强看。
没想到后来儿子会走上同一条魔术之路,甚至比自己更专业。
延伸阅读
张国强说,父亲虽是业余表演者,但常参与新加坡魔术师协会(Singapore Association of Magicians)的活动,他自年轻时期就陪父亲去协会,担任父亲的助理,帮忙搬道具、递物品。
在耳濡目染之下,张国强开始喜欢魔术表演,钻研不同道具和表演技巧。
考验控场能力和反应
魔术分近距离魔术、舞台表演、幻象等,每个技巧都得反复练习。擅长近距离魔术和舞台表演的张国强说:“魔术看似容易,却也不容易,每一场表演面对不同观众,每次都像是第一次表演。”
目前,他主要在儿童派对或社区家庭活动中表演,节目老少咸宜。如何带动气氛很考魔术师的控场能力和临场反应。他说:“我会放下身段,把自己当成小孩,让他们更容易投入魔术的世界。”
虽然都是魔术师,但父子俩从未同台表演,张国强打趣说:“如果一起表演,那收费怎么算?是两个魔术师的价钱?”
父子选择以另一种方式站在魔术的舞台上,推动魔术发展。他们都是新加坡魔术师协会的理事会成员,儿子是副主席,父亲是财政。
曾当父亲的小助理
多年来,魔术是父子的共同语言。
张发伟说,儿子刚入行时,他会当台下观众,“有时候他的动作不够自然,我就会给点建议。现在他的技术已经比我强,有些魔术我都变不出来。”
家中有各式各样的魔术道具,张发伟笑说,看到儿子的新道具,自己偶尔也会拿来研究,玩个几下。
父子俩的关系像朋友,这多少与魔术有关,因为他们都喜欢轻松欢乐的气氛。张发伟形容:“我是风趣幽默的爸爸。”
张国强的21岁女儿和19岁儿子虽然对魔术表演不感兴趣,但他们都曾当爸爸的魔术小助理。目前,女儿热衷于竞技叠杯活动,经常参加比赛。竞技叠杯与魔术表演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对手部的灵活性和技巧有很高的要求。
三四十年前,新加坡的全职专业魔术师屈指可数,现在仍然为数不多。能立足的,全靠努力和坚持。魔术师在台上展示一个魔术往往只有几分钟,却须要长时间练习才能完美呈现。
现代魔术表演与时并进,开拓电子化路线,一些魔术师用平板电脑设计魔术表演。相比依赖科技,这对父子更倾向用传统方式制造惊喜,像是徒手变出东西。
张国强坦言:“当然也会有失误的时候,曾经就有白鸽飞走,找不回来,但我得继续表演,临危不乱,把它设计成表演的一部分,保持镇定。”
虽然一些网络视频“解码”了魔术表演,张国强认为这并不影响表演的娱乐性。“即使是同一个招数,魔术师的表演风格各异,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
魔术表演好处多
魔术表演总吸引眼球,男女老幼都喜爱观赏。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玩魔术,不失为一个充满娱乐性的亲子活动。家中长辈也能玩一玩,调剂生活。
张国强说,魔术道具可在市面上买到,也能从日常物品着手,像钱币、帽子、橡皮筋等,都可变化多端。
他指出,魔术能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提升逻辑思维。许多小孩对魔术表演背后的秘密深感好奇,通过发问可激发思考能力,动脑筋解决问题。
无论成人还是小孩,反复练习魔术招数有助提升记忆力和培养耐心,做事不轻易放弃。魔术常用动作如洗牌、藏牌、抛球、盖碗等,都能锻炼运动技能。在人前表演还能增强自信,增进社交能力。
壮龄Go!一周年庆
邀你看魔术学魔术
张国强将在“壮龄Go!”一周年庆活动上带来精彩表演,并教大家几个简单有趣的魔术,让你轻松上手,惊艳亲友!
▲壮龄Go!一周年庆
日期:9月27日(星期六)
时间:上午11时30分至下3时30分
地点:慈济人文青年中心(30A Yishun Central 1 S768796)
费用:一人$38;三人同行$104
报名:https://zb.sg/9u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