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哀乐

字体大小:

在即时互联与创新物流技术的加持下,几乎任何商品都已触手可及。最终促成消费者支付行为的,往往是对商品或服务曾经有过的美好体验。

时尚品牌或百货公司在店中开设咖啡座,打造生活馆的经营概念,近来在本地蔚然成风。本地鞋履品牌Pazzion开设咖啡座有一段时间了,却一直没有机会尝试。前不久,在高岛屋购物中心的品牌新概念店,意外经历了一次相当愉快的用餐体验。无论是精选的食材还是创新的菜色,咖啡座的餐、饮都让人感受到诚意、诚心,食物的品质甚至超越许多专业餐馆或咖啡馆。愉快的一餐后,当然会“顺便”到其主营的鞋履柜台浏览上新。消费者在咖啡座奠定下的信心,能否延续到Pazzion的主品——鞋履呢?

优衣库(Uniqlo)在爱雍·乌节(ION)的店面虽然不大,却仍用心营造“体验”环境。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堵“教育墙”,教导女生如何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根据体型变化选择适合的内衣。学校学不到、母亲教不了的,品牌担起了教育的责任,这会否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忠诚?

在商品繁花似锦的时代,人人都已经挑花了眼。商场还能用什么吸引顾客走进门,时尚品牌又能凭什么让消费者买单?购物赢奖、现场演出、品尝美食……商场出尽法宝;时尚品牌也纷纷在自家店内开起店中店,尽可能全方位地占据消费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多停留一会儿。

个性化+新科技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于1998年提出了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的概念。20多年后的今天,在即时互联与创新物流技术的加持下,几乎任何商品都已触手可及。最终促成消费者支付行为的,往往是对商品或服务曾经有过的美好、至少是ok的“体验”。至于没有体验、无法体验的商品或服务?“买家秀”“好评”“差评”等他人体验或能帮助一二;如果再有AI等新技术的加持,未来更将不成问题。

前不久在位于圣淘沙的香氛体验馆Scentopia定制了一瓶独一无二的香水,前调、中调、后调均是我偏爱的果香、花香、木香。这次的体验之旅始于一份10道题目的问卷,根据问卷答案,设计者大致判断出一个人的个性属于什么香型,然后根据排名前三的香型,让顾客在上千种香氛中各选几款自己最喜欢的香气,专职制香员据此混制出一个人独有的香水。

Scentopia不仅可以量身定制个性化香水,更准确地说,它还是一个广义上的香气故事园,这里汇集的香氛基调融入了新加坡本土胡姬花的香味,每一种花卉的故事,都可以通过AI技术在300多幅艺术作品的元宇宙中“增强实境”。联想到几年前哈佛大学教授David Edwards用他的苹果手机发出“标有”纽约比萨典型气味的照片电邮,我关于“气味未来”的狂想门被打开了:

如果连味道都可以通过技术保存并远程传输,那么会不会有一天,一个正吃着蔬菜色拉的人,鼻子嗅到的气味却是炸鸡?若真有这么一天,辛苦瘦身的人就不会那么可怜啦!

人生由无数的喜怒哀乐搭建而成。体验成就了不同个体,每个独特个体又各自拥有不同的感知感受能力。即使是相同的体验过程,不同个体也会有不同感受。就像我多年前的那次印度之行:

那是一次身体经历苦楚,精神极度愉悦的宗教探索之旅。从德里出发,沿佛祖释迦牟尼顿悟成佛之地,以及修行、讲经路线一路北上,直到其诞生地——尼泊尔的蓝毗尼,途经印度最穷困的几个地区,用现代化的眼光看去真可说是满目疮痍。宗教的庄严圣地与现实的困顿民生形成的强烈对比,一次又一次深击我心,成就了我终生难忘的一次精神体验。在之后很长的岁月里,不断影响着我的人生选择。然而有过类似体验的某位名人,却对经历的一切深恶痛绝。

人生体验哀乐相伴。哀与乐都有可能催生经济效益。然而,体验的感受又是如此个性化并难以捉摸。品牌如何才能戳中消费者的心,关键要看能否找到打开消费者情感闸门的钥匙。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