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新加坡故事”(Singapore Stories)三位参赛者的作品上周五晚(10月4日),在新加坡时尚协会(Singapore Fashion Council,简称SFC)举办的时尚晚宴上,从12位来自海内外设计师的36件决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绩由现场来宾投票决定。本地品牌Ans.ein与Sabrinagoh分别摘下冠季军,印度尼西亚设计师Fomalhaut Zamel则获颁亚军。
“新加坡故事”是SFC一年一度举办的时尚设计比赛,公开邀请设计师以服装设计为载体,述说新加坡多元文化、多姿多彩的多面故事。去年的主题是“重新想象卡峇雅”(Kebaya Re-imagined),请本地设计师为东南亚这千娇百媚的传统服饰注入新的想象与诠释;今年则是循环时尚的永续主题:“永恒的循环”(Eternally Circular)。
Ans.ein与Sabrinagoh当晚各三套设计让记者有种似曾相识感,原来两人不约而同选择延续去年的设计探索,也不失为一种创意的循环——生生不息中,每一代轮回同中有异,是上一代的升华。
热塑花团锦簇
Ans.ein创办人兼设计师安瑟恩娜(Anseina Eliza)去年用“迪奥的新风貌”(Dior’s New Look)轮廓来重构卡峇雅。魔鬼藏在细节里:她用工作室里的碎布拼成菱形补丁,点缀卡峇雅版型夹克和复古大圆裙,去年亦俘虏宴客欢心,被票选为“五大”赢家。
今年,她延续补丁的细节,并将之放大,把用剩的红蓝峇迪图纹碎布折成菱形补丁,宛如拼图般拼凑成日式深V领洋装、及地长裙,迷人的折纸立体感,随着模特儿走下T台,摇曳生姿。这三套服饰全由她与团队手工制成,耗费四个月人工。
安瑟恩娜今年最新的尝试是将一次性的塑料袋变成大花饰。她用了很长时间,不断尝试才摸索出可行的方式。安瑟恩娜说:“我们首先把塑料袋剪成小块,用热压的方式改变塑料的质感,让它们摸起来有纸的质感。然而这过程十分棘手——太热会把塑料袋烧穿,不够热就得不出纸质感——得小心拿捏。”热压完成后,安瑟恩娜与团队将它们剪成花瓣形状,缝成一大朵牡丹花。她透露原本是要缝成胡姬花,更符合“新加坡故事”的主题,但牡丹形状更为大气,而改变初衷。牡丹缝好后,她与团队还得用热熔方式处理牡丹花瓣边角,制造皱褶效果,让花姿更为动人逼真。
这些大牡丹花用来点缀雪纺蓬裙,缝成托加斜肩上衣和头纱。安瑟恩娜说,以往要制作出这么逼真的大花饰需要用上大量的丝绸、透明硬纱等矜贵材料,价格不菲。将难以分解的塑料购物袋再生循环,取代奢华的面料,既环保又实惠,她鼓励其他晚装、婚纱设计师也采用这个环保概念。
小突破令人喜出望外
Sabrinagoh创办人兼设计师吴婉君说,去年每位设计师只能呈献一件作品,她认为开了头却没走下去很可惜,于是今年再接再厉,由一变三。去年没得奖,今年她抱着“陪跑”的心态来参赛,想不到却获现场观众青睐,夺下季军。
吴婉君的环保时尚概念不太曲折、花哨,简单来说,她选用的天丝(Tencel)面料是从木浆制成,制造过程没有使用有害化学剂,无损工友健康。环境顾虑没了,吴婉君可将心思全投注在设计上。
习惯了Sabrinagoh一贯简约、利落的剪裁,吴婉君这次的小突破让熟悉她品牌的人喜出望外。三条长裙与搭配的上衣由大片布块构成,裙子融入绳结( Macramé)细节,设计不落俗套。每袭长裙似乎都是百褶裙的各种解构——其中两件中间截成一半,用绳结接回,一部分大腿若隐若现,行走时整条裙的动感十足。其中一款百褶裙由一排排倾斜布块构成,宛如皱褶向侧飞起。最后一条裙全用绳结与流苏构成,搭配宽松夹克,夹克长袖做凹折处理,立体吸睛,不落俗套。
谦虚的吴婉君笑说:“这些设计都不是我们品牌平时会做的东西,实验意味比较强,因此T台上的版本是我自己亲手缝制的。若有公众喜欢,下订单的话,我会找专业裁缝来缝制,出来的效果肯定会更好。”
第七届“新加坡故事”(Singapore Stories)入围与得奖作品将在Design Orchard门店内展示。部分服装接受预订。
▲第七届“新加坡故事”作品展
10月16日至11月15日
早上10时半至晚上9时半
地址:Design Orchard,250 Orchard Rd S238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