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蒂·诗韵顿(Tilda Swinton),在影坛拥有传奇地位的演员,一直以来也是时尚界宠儿。最近这位“时尚仙人”呼声高涨,由她主演的电影《隔壁的房间》获得2024年威尼斯影展最高荣誉金狮奖,并入围四项欧洲电影大奖。同时她为台湾版“Vogue”12月刊拍摄一组封面,再次让人们见识到她无与伦比的风格与魅力。作为引领时尚潮流的缪斯,她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解读时尚,将艺术与个性完美融合。
在台湾摄影师钟灵的镜头下,迪蒂·诗韵顿如谪仙下凡,身着Chanel漫步在基隆街头,融合了未来感与东方传统的细节。她标志性的冷峻气质与服装融为一体,呈现出既经典又先锋的视觉效果。
独特个性造就时尚缪斯
迪蒂·诗韵顿是《奇异博士》里的古一法师、《纳尼亚传奇》的反派白女巫、《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年迈名媛,也是《凯文怎么了》里无奈的母亲、《魔间救星》(也译《康斯坦汀:驱魔神探》)的天使长加百列、《噬血恋人》里的吸血鬼,又或是让她拿下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全面反击》的凯伦。作为演员的迪蒂干净得像一张白纸,面对每个角色,演什么像什么。先锋性的表达跨越了时间,而她的风格从来不局限于性别。
时尚界才不会放过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icon,作为时尚界的灵感缪斯,迪蒂与无数顶尖设计师保持着深厚的合作关系,她不仅是模特,更是设计师创作的灵感来源。她与Chanel的合作堪称经典,老佛爷Karl Lagerfeld欣赏她既有永恒优雅的一面,又有现代时尚女性的特质,邀请她代言Chanel的“巴黎—爱丁堡系列”,并亲自掌镜。2019年,在老佛爷名为“Karl For Ever”的追思会上,迪蒂在舞台上朗读了一篇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奥兰多》,向已故的老朋友致敬。
极简风的摩登宣言
迪蒂·诗韵顿出生于英国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富裕的成长环境奠定了她优雅而独立的个性。从剑桥大学的学术生涯,到投身先锋戏剧,她对艺术的热爱无处不在。这种多元的经历,也体现在她对时尚的态度中。在她看来,服装不仅仅是外在的装饰,而是内心世界的外化表达。每一次造型,都是她对自我与身份的重新解读。她的着装,不仅是为了美丽,而是为了讲故事。
极简中的深度是迪蒂的风格密码,她的造型选择总是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偏爱极简主义,但从不会让人感到冷漠。每一件极简设计背后,都有她对细节的深刻理解。通过服装传递情感,也能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宁静中的力量。在各大颁奖典礼的红毯上,她的礼服往往具有雕塑感,线条流畅却充满张力。从Jil Sander、Valentino,到Lanvin、Christian Dior,她总能不借助配饰的点缀,就能轻松自如地驾驭各种风格,将摩登时尚演绎得淋漓尽致。
以行为艺术诠释时尚
迪蒂·诗韵顿极富表现力的时尚造型中,不乏大量超现实主义题材的奇思妙想,混合了前卫、荒诞与实验性的作品。她的时尚基因并不只是停留在表象,而是作为一名行为艺术家,把自己对于时尚的深度思考融入到别样的表演形式中。她曾经与巴黎时尚博物馆馆长、时装史学家Olivier Saillard,联手带来一场时装行为艺术项目“The Impossible Wardrobe”(不可思议的衣橱)。
连续三年在巴黎做了三场行为艺术表演,旨在探讨人与时装的关系,同时也是对于当今时装秀的反思——“时尚的转瞬即逝是相当残酷的。当服装不再被穿着的时候,它们还能被看作真正的存在吗?”Olivier Saillard找来博物馆内收藏的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期的奢华古董衣,其中不乏Coco Chanel、Christian Dior、Balmain、Schiaparelli等珍品,让迪蒂·诗韵顿以无声的方式,独自在舞台上展示欧洲各个时期的服装和配饰。或是高举维多利亚时期的连衣裙来赞美它,或是细嗅着1810年拿破仑穿过的一件有着金色刺绣的蓝色夹克,仿佛在捕捉当年穿着者的痕迹。
这场与众不同的时装表演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了这些尘封已久、历史档案中的服装以全新的生命和感情,就像与衣服的前主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