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报道我国旗袍大师吴来灿去世(4月14日)新闻后,野米剧场(Wild Rice)创办人王爱仁(Ivan Heng)隔日在他个人脸书上向吴来灿致敬。吴除了设计旗袍、男袍,也为剧场和电影设计戏服并非鲜为人知,但王爱仁文章披露两人合作之多之久,着实让人看到吴来灿创意设计生涯不为人知的一面。
吴来灿与野米合作22年
吴来灿与野米合作,从2000年的《娘惹艾米丽》至2022年《动物庄园》长达22年,其中亮眼作有“Blithe Spirit”(2001) 《红豆妹》(2002)《动物庄园》(2002版)“Boeing Boeing”(2002)”The Eleanor Wong Trilogy: Invitation to Treat”(2003) “Landmarks: Asian Boys Vol 2”(2003) “The Visit of the Tai Tai”(2004) 《罗密欧与朱丽叶》(2012)《公众敌人》(2015)和2019年版《娘惹艾米丽》。王爱仁也指出,除了野米,吴来灿也跟新加坡专业剧场(Singapore Repertory Theatre)、戏剧盒、凯门剧场(Checkpoint Theatre)、Toy肥料厂剧场,电影《柳影袈裟》《1965》等设计戏服,是我国演艺界四分之一世纪的创意中坚分子。
王爱仁从他繁忙的排练抽出一个中午陪记者缅怀吴来灿,探讨服装设计与舞台表演千丝万缕的关系。他说:“戏服设计有多重要?一个角色一站上台,还未开口第一眼让观众看见的就是他们身上的衣服。服装创造一个人物——他们是谁,来自何方,去向何处靠服装来展现。舞台服装不只是好看的服装,服装设计师还得一针一线地把戏里的情感、想象与故事缝进戏服边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