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直播、团购 宅经济生力军

Singapore Home Cooks面簿直播平台主持人陈正伟(左)直播售卖食品的同时,也邀来名厨彭国强为食客现场做烹饪示范。
Singapore Home Cooks面簿直播平台主持人陈正伟(左)直播售卖食品的同时,也邀来名厨彭国强为食客现场做烹饪示范。

字体大小:

居家防疫带动宅经济在这个艰难世道异军突起。民以食为天,新加坡人防疫不忘美食,透过网上直播平台订购特色食品,慰藉无法出国旅行充电的疲惫身心。《联合早报》记者采访美食直播主、大厨、电商、餐饮业者和消费者,一起见证新常态下逐渐成型的饮食消费文化。

冠病疫情暴发一年多来,新加坡人消费习惯转变,网购消费占比扩大,“宅经济”使食品销售额增加。本地一项调查发现,食物占消费者所有网购的70%,美妆品和科技用品则各占20%和10%。

直播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能在短时间内吸引网民观看。

网购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加上近几年社交媒体的普及,疫情的催化,许多餐饮品牌纷纷顺应趋势,搭上直播、电商平台及团购列车等线上销售形式,为困囿在家的消费者提供网购新体验。

疫情催化餐饮直播热潮

近来,越来越多餐饮品牌开始加入直播热潮之中。过去一年多,面簿直播平台Singapore Home Cooks负责人兼主播陈正伟(28岁)主持了超过500多场直播,售卖各种食品。他在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Singapore Home Cooks面簿群组于六七年前开设,原本是一个让家庭主妇分享食谱的平台。去年阻断措施期间,平台积极直播销售外国进口食品,也与日本政府合作售卖日本食品。

物以稀为贵,越是在本地超市买不到的食品,越是受到网民的欢迎。陈正伟说:“我们曾打破记录,在1分30秒内卖出两千个来自日本长野县的信州苹果雪糕;乐天集团日前通过该平台直播销售美滋锅的胶原蛋白汤,一场直播就卖出800包。”

该面簿直播专页目前有逾七万名追随者,私人群组则有逾23万名会员。直播平台每天销售不同食品,包括日本食品、餐馆级别美食、烘焙品如蛋糕、甜点,时而也售卖海鲜、蔬菜、肉类、水果等。

以直播方式销售食品虽受到人们青睐,但陈正伟认为,直播不能重复卖同样食品。“我们要跟着顾客需求变化,才能继续吸引顾客上线。”傍晚7时30分至晚上8时是直播黄金时段。销售反应则仰赖直播内容,若有名厨、艺人等嘉宾登场或特别促销,会带动直播反应。

直播的互动性强,观众有问题可直接发问,马上可得到解答。主播也会将食品包装拆开,当场试吃,或直接在镜头前示范,顾客可直接看见食物煮好后的样子,从而对产品有更直观的认知。此外,面簿直播结束后还能回播,让观众下单购买。

名厨透过直播开拓市场 电商进口高级食材

本地名厨彭国强上月成为中餐馆川巷的合伙人,最近也频频在直播平台做烹饪示范,吸引粉丝围观,直播反应不俗。

禁堂食期间,彭国强决定尝试透过直播管道,接触更多顾客群。他说,直播为消费者提供便利,观众还可以优惠价购买到各类食品,省时省力。

川巷通过面簿直播平台销售“拌饭神器”老干爹辣酱。

川巷通过直播独家销售餐馆特制冷冻食品,也不断研发新品,让消费者在家加热享用。餐馆推出的汤类炖品、蛋糕、“拌饭神器”老干爹辣酱、担担面等都是热销品。目前,直播食品销售额达到餐馆原有销售额的65%。

尽管目前餐馆已开放两人堂食,彭国强仍计划定时直播,并看好会有更多餐馆加入直播行列。“不知道疫情会持续多久,直播售卖食品是新商机。希望一些年轻厨师会看见直播效果,尝试变通,做出菜品变化,以直播方式售卖。”

无法出国,新加坡人更舍得花钱网购优质生鲜。电商平台Soshinsen通过自家开发网站,专售高品质生鱼片等级商品,消费者即使待在家,也能用合理价购买精致餐馆与高级日式料理餐馆等级的食材。除了每周两次从日本空运食材到本地,部分食材也从俄罗斯和法国进口。平台直接进口食材,免去中介费,使消费者受惠。

电商平台Soshinsen将日本高品质生鱼片等级食品引入本地。(商家提供)

Soshinsen联合创始人张哲玮(28岁)受访时说,疫情期间,该平台的网购销售额增长了500%;网络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70%。

张哲玮说:“过去人们对网购持有怀疑态度,更别说是网购食物,如今大家对电商平台的信任度更高,一些顾客甚至定期向我们订货。”

自去年起,国人对冷冻食品的需求大幅增长,许多人网购鰤鱼、即食生鱼片、生鱼片等级的鲔鱼、海胆等。“大家订购优质食材当作礼物馈送亲友,或在家中办庆祝会时享用。”

该网购平台上也提供各种食材的烹煮贴士、食谱,介绍时令食材等,并与厨师紧密合作,为平台增添不少回头客和新顾客。

团购唤起甘榜精神

餐饮直播与网购食材大受欢迎,直接带动团购消费,而凝聚团购消费者的是大家推崇的甘榜精神。团购将一群想买同样东西的消费者聚集起来,让参与餐馆与商家给出低于零售价格的团购折扣,一般比零售价便宜5至25%。

部分团购会将货物送到一个集合点,让消费者亲自取货。(商家提供)

团购平台Group Buys Sg联合创办人李俊杰(33岁)说,想网购食品,但其实要吃一个蛋挞,却要购买到一定数额才能送货,还须另付递送费。团购可以汇集一定数额,让各人以优惠价格购买食品,并享受货送到家。

不同于社区团购平台,Group Buys Sg提供全岛性团购服务。该平台成立一周年,在面簿、instagram的账号拥有约1万2000名会员,合作餐馆包括:乐天、同乐、108 Matcha Saro、松发肉骨茶、Crave椰浆饭等。

Group Buys Sg与多个餐饮品牌合作,提供全岛性团购服务。(商家提供)

李俊杰强调,该团购平台不收行政费,不调高售价,仅征收送货费,并确保团购食品皆来自经注册的公司,即便是居家业者,也要求他们上过食品安全和卫生基础课程,以加强消费者对该平台的信任。

团购平台也与海外品牌合作,将海外美食进口至本地,包括何成记云吞面、德星药材纸包鸡、新山协裕香蕉蛋糕、台湾太阳饼、法国Le Beurre Bordier牛油等。

团购销售反应踊跃,今年新春,该平台为会员团购重达一吨,总额高达两万元的肉干。本地著名卷蛋糕Rich & Good的团购,一天创下$6200的销售额。

李俊杰认为,美食团购让会员更了解彼此,大家也因此成为朋友,互相照应。

餐饮业者提升包装技术 开拓团购商机

不少知名餐饮业者在疫情期间提升食品包装技术,透过团购维持经营,有些甚至开拓了新市场,但也有受访的业者指出不是所有食品都适合借助团购促销。

马来西亚有85年历史的何成记云吞面第三代掌舵人何伟源(42岁)认为,团购为其家族生意搭建桥梁,让想念他们家云吞面的新加坡食客在不能跨境新山的情况下,仍能在家享用到正宗的何成记云吞面。

马来西亚何成记云吞面将真空速冻包装的云吞面进口到本地售卖。(何成记云吞面提供)

位于新山城中坊(City Square)的何成记云吞面近日与本地团购平台合作,将真空速冻包装的云吞面进口到本地售卖。团购首日就在6小时内接获600包云吞面的订单,反应踊跃。

“疫情前,我们有一半客源来自新加坡。疫情下大家减少出门,应顾客要求,我们在去年8月开始研发真空速冻包装云吞面,将产品运送到长堤对岸和马国各州,希望能将自制云吞面推广到各地。”

本地50年老字号金叶餐厅老板娘潘丽名分享,有团购平台主动邀她合作推出团购促销。她抱着尝试心态为团购设计实惠菜单,但销售反应一般。她说:“团购确实可省去物流麻烦,餐馆只需与一人交涉就能为多个订单安排送货。然而递送熟食是个挑战,若取餐时间不同,外送食物会变凉,相较于餐馆所售的熟食,团购销售模式或许更适用于冷冻食品。”

另一方面,网购时代,不少人担心不谙数码科技的年长摊贩,生意将受打击。网购团购是否适合小贩美食?陈正伟说,直播产品数量至少须达200份,因而不太适用于小贩美食。但他曾与面簿群组Hawkers United创办人周志伟到多座熟食中心直播介绍小贩美食,鼓励网民支持小贩美食。

李俊杰说,前阵子为年长摊贩组织团购的新闻出街后,有许多团购平台一窝蜂找上年长摊贩做团购,导致一些摊主应接不暇,不胜负荷。他认为,团购应尽量避开午餐和晚餐高峰时段,还须确保小贩美食团购的可持续性,他建议各团购平台分别认领一两家摊位,帮他们组织团购。

消费者团购前应做好功课

团购越来越红火,组团采购门槛低,任何人都可自组团购,面簿上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新的团购平台。为了避免交易纠纷,李俊杰建议消费者向经注册的团购平台购买食品,付款时尽可能把钱转入注册公司的银行账户,而不是私人账户。另也可多查看用户评价,若对食物来源存有疑惑,应询问负责人,要求提供资料,保持沟通透明。

新加坡食品局受询时指出,消费者在网购食品时,若对网上售卖的食物来源或食品安全存有疑虑,消费者不应购买或食用。

海事工业销售经理张全茗(43岁)说,居家办公期间他更常观看直播购买海鲜、肉类、点心、饺子、云吞等食品,“我很享受观看直播,从卖家身上得到到最及时的资讯,即使不买,也能通过直播内容,帮助我在购物时做比较。”

除了期待直播平台能售卖更多超市无法购得的食品,他希望直播平台能引入更多日本、韩国、台湾、泰国等地的食品,并建议直播平台举办即时幸运抽奖,让观众对直播有所期待。

物流执行员小珊(37岁)主要透过面簿、WhatsApp群组,以及团购平台HiMart团购水果和冷冻食品。“团购平台上经常能找到特别商品,价格便宜,也省下到超市排队的时间。”

不过,她希望团购平台在自己无法按时取货时,暂时帮她保管购买的东西。

在邻居的介绍下,销售文员李倩(40岁)每周至少一次会以团购方式购买蔬果。“希望团购平台能有更多种类的货品,送货时间能更具弹性。”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