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小坡的小社群 兴化人留守传统与乡情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兴化在本地属于人数较少的籍贯,兴化人早年集中在梧槽和惹兰勿刹一带。20多年前新移民开设的莆田菜食店,通过兴化米粉和卤面等特色料理,引起人们对兴化社群的兴趣和关注。美食反映的只是一个部分,翻阅去年底出版的《南洋莆仙人物志—新加坡卷》后,方知兴化人才辈出。这是一个有故事的籍贯社群。记者从传统行业、信仰习俗、表演艺术、美食和社团组织等方面,探索兴化人在现今新加坡留下的足迹。色彩淡化无可避免,可喜的是,仍有新旧移民和土生土长兴化人在用心地维护着祖籍的传统。
 

19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福建沿岸中部莆田和仙游的先辈,乘坐简陋帆船或蒸汽船南下新加坡。兴化人满足于务农经济,加上不愿远离父母,直到鸦片战争后生计受到威胁才下南洋,比闽南和潮州等其他省县人士来得迟。

根据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在301万名华族人口当中,兴化籍贯人士只有2万6702人。然而,一些来自福清江兜等地的兴化人,被官方列为福清人,所以本地兴化人的实际人数应该比较多。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