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 批判不等于差评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陈莉玲指出,南洋艺术学院与拉萨尔艺术学院联合成立艺术大学后,将增加研究型课程的比重。(特约摄影陈福洲摄)
陈莉玲指出,南洋艺术学院与拉萨尔艺术学院联合成立艺术大学后,将增加研究型课程的比重。(特约摄影陈福洲摄)

字体大小:

在人人皆可表达观点的社媒时代,艺术评论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与影响力?受访的艺术研究者、艺评人认为,艺评的话语权越是被稀释,越是需要严肃的批判声音,因为创作者需要听到专业的评价,大众需要审美的塑造。本地需要更多关于艺术的书写和讨论,艺术机构、研究学府正努力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今年4月,法籍格鲁吉亚钢琴家布尼亚季什维利(Khatia Buniatishvili)在滨海艺术中心与新加坡交响乐团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是疫情后本地最早开放全场售票的音乐会之一,当晚1600座的音乐厅座无虚席。

乐坛当红的超级巨星演奏雅俗共赏的柴可夫斯基,协奏曲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在观众的热情拥趸下,钢琴家三度返场加演。然而本地古典音乐评论网站“The Flying Inkpot”隔日刊登的乐评,却毫不留情地给钢琴家打了零分。一位前《海峡时报》特约乐评人演出当晚也通过面簿贴文发声,表达近似观点。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