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缝补补 是技艺也是记忆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在裁缝业没落的年代,网购带起的修衣潮,让裁缝师有了施展技艺的空间。修衣这门手艺,要有缝纫的功底,才能改得不留痕迹。把衣服拆开后,重新一针一线地缝合起来,往往比做衣服还难。梁文福的歌曲《新衣哪有旧衣好》,道出了旧衣牵带的情感,也反衬了修衣缝补的可贵价值。(龙国雄摄)
在裁缝业没落的年代,网购带起的修衣潮,让裁缝师有了施展技艺的空间。修衣这门手艺,要有缝纫的功底,才能改得不留痕迹。把衣服拆开后,重新一针一线地缝合起来,往往比做衣服还难。梁文福的歌曲《新衣哪有旧衣好》,道出了旧衣牵带的情感,也反衬了修衣缝补的可贵价值。(龙国雄摄)

字体大小:

修衣店一般位于巴刹边不起眼的角落,裁缝师在衣物堆里,埋首缝缝补补。1960年代是本地裁缝业的黄金期,但随着人们普遍购买成衣,这个行业渐渐走向没落,不少裁缝师改而提供修衣服务。近年来网上购物普及,无疑带动了修衣店的生意。记者走访四家修衣店,听师傅们如何顺应时代转变,在缝补间,让新衣变合身,让旧衣延续“生命”,为顾客保存一份记忆。

你的衣橱里,是否有一件旧衣服,修了又补,仍不舍得丢弃?或是新买的衣服,怎么穿都不合身,丢掉又太浪费?

修衣店既能延续旧衣服的“生命”,也能把新衣改到合身为止。近年,邻里修衣改裤的小铺越来越多,根据国家环境局网站列出的熟食中心内修补服务名单,修衣店高居榜首。它们的特色是,聚集在组屋区巴刹边,店内通常一片凌乱,形成一道独特的街景。自从购买成衣成为主流消费模式后,裁缝店逐渐没落,反之替人修衣改裤的店铺找到了生长的缝隙。在网购盛行的年代,不少人上网买衣后发现不合身,都会送去修改,让这些修衣店不缺年轻顾客。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