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噪音 声音艺术是艺术、心理治疗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河流不息”装置展览除了从历史流淌而来的钟声,也有在历史长河中消逝的声音,折射新加坡河与新加坡的百年变迁。(庄立权提供)
“河流不息”装置展览除了从历史流淌而来的钟声,也有在历史长河中消逝的声音,折射新加坡河与新加坡的百年变迁。(庄立权提供)

字体大小:

“声景”一词最早在1960年代提出,对传统意义的“噪音”提出新的综合性解读。声景研究人、听觉、声环境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视声环境为资源而非“噪音”。

走进来福士城见到声音艺术家庄立权时,他正戴着耳机出神地聆听。但这副特别的耳机不是在播放音乐,而是监听通过耳机外侧的麦克风采集的环境声音。

“现在是农历新年,商场里放着节庆音乐,但不是很吵的那种;顾客走进商场时,这扇门会发出独特的声音。门外有一块松动的地砖,行人踩过去时会有两下清脆的声音。”庄立权仿佛在描述一幅图画,但这幅图是用听觉感知的。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