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社区乐团的流浪者之声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两年前开业的MusoSpace录音棚,成为本地社区乐团的共享排练室。(张思庆摄)
两年前开业的MusoSpace录音棚,成为本地社区乐团的共享排练室。(张思庆摄)

字体大小:

本地独立社区乐团不像附属民众俱乐部的乐团,有固定的排练场地,它们一般在草创初期,经历过颠沛流离的日子,以会馆、店屋、工业楼为临时活动空间。对管弦乐团、交响乐团和华乐团等来说,除了排练场地,它们也需要存放乐器的空间,对场地的要求更复杂。有的乐团幸运地在国家艺术理事会的艺术空间、新加坡艺术学院等找到落脚处;另一些则在新兴的录音棚,寻获共享的“家”,叫乐团不再流浪。

由非专业乐手组成的社区乐团,是本地艺术生态和国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不像专业团体日常在聚光灯下被鲜花和掌声簇拥,却为来自各行各业各年龄层的国人提供一片滋养心灵的艺术绿洲。

常见的社区乐团有合唱团、管乐团、华乐团,此外还有编制更大的管弦乐团,以及小众但具特色的器乐团如吉他社等。它们通常附属于某个民众俱乐部,有固定的排练场所和经费支持,让社区居民在闲暇时间可以舒缓工作压力,增进邻里感情。

近年来本地出现不少独立社区乐团,团员为了特定的艺术追求走到一起,不再以居住区域为界限。如演奏小众乐器手摇铃(handbells)的重奏团“Ministry of Bellz”;倡导演奏亚洲作曲家曲目的亚洲文化交响乐团;为失智症、自闭症等特需人群成立合唱团的合唱组织“新加坡之声”(Voices of Singapore)等。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