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奥本海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从科学的角度,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最重要的科学贡献是他早期对黑洞的研究。
黑洞与中子星
电影开始部分描绘了奥本海默于1924年到欧洲学习物理,那时正值欧洲量子物理蓬勃发展的时期。他回到美国后,在加州柏克莱大学建立了理论物理研究组,开设量子力学课,吸引了众多杰出学生。当时的主要研究是利用量子理论来了解星体。其中,H. Snyder和G.M. Volkoff分别与奥本海默做了理论计算,于1939年预测了黑洞和中子星的存在。
奥本海默与Snyder的研究运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出了恒星如何坍缩成黑洞的首个理论模型。在奥本海默的论文发表前,爱因斯坦也发表了研究论文,认为不可能形成黑洞。 然而,正当科学界对这些不同结果存疑时,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爆发,奥本海默受邀带领二战期间研发人类首枚核武器的曼哈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