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自己 写给所有人 以精品制作输出本地艺术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本地湘灵音乐社与韩国济州岛传统音乐家联手制作的音乐剧场作品《溯源密码》料2024年登陆韩国,为传统福建南音拓展海外观众。(湘灵音乐社提供)
本地湘灵音乐社与韩国济州岛传统音乐家联手制作的音乐剧场作品《溯源密码》料2024年登陆韩国,为传统福建南音拓展海外观众。(湘灵音乐社提供)

字体大小:

国际上不乏艺术演出商业运作成功的范例,本地艺团近来也通过带精品节目参加海外艺术节、与海外团体合作或输出艺术创意等形式,拓展海外市场。受访本地艺团负责人结合各自经验,探讨本地剧目在海外登台超越商业性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什么样的本地制作更能在国际上引起共鸣。

将在2024年4月登陆新加坡金沙剧场的音乐剧《汉密尔顿》,11月8日一早在本地票务平台Sistic开始预售。短短10分钟内,线上排队人数超过1万5000人。如此票房神话令人叹为观止的同时,也让本地艺术工作者不禁思考,本地剧目如何立足本土,并走向国际舞台。

《汉密尔顿》在本地的经纪公司Base Entertainment是金沙剧场自2010年落成以来的经营者,多年来为本地观众引进《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经典剧目,也包括近年走红的《与朱丽叶》等。Base Entertainment首席执行官Chantal Prud’homme接受《联合早报》采访说:“新加坡人具有国际视野,紧跟国际潮流。人们看到社交媒体上的预告和片段,会产生极大兴趣。”据她观察,除了国际知名剧作,本地观众也喜欢适合家庭亲子一同观赏,以及喜剧、脱口秀一类的节目。

戏剧语言与当地社会息息相关然而本地剧目能否如法炮制,复刻成功案例,却不是一个如字面意义上简单的问题。野米剧团艺术总监王爱仁指出,一部舞台作品背后有不同的制作考量。“像《妈妈咪呀》《汉密尔顿》主要还是以商业利益为驱动的商业制作,但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剧院,如伦敦的英国国家剧院,几乎从来不出国巡演。”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