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学生宋涵恩(15岁)每周二放学后,会到武吉知马购物中心的Humanities Club补习人文课程。朋友听了都很惊讶,常听人说要补数学和科学,人文补习还真少见。宋涵恩在学校学习文学、历史和社会知识(social studies),补习是她自愿提出的,为了增加练习的机会,考试时不紧张更得心应手。

宋涵恩从小就对人文学科感兴趣,“我喜欢写作、阅读、跟人聊天。人文学科帮助我思考,懂得如何与人建立关系。在新加坡注重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的教育体系下,很多人认为理科比较重要,学习科学和数学是打开工作机会的大门。所以我身边很多人,或是在家长要求下都要拿生物、物理或化学等纯科学,有些人并不适合学理科但也要学。我也努力尝试要好好学理科,后来发现实在不适合就不勉强自己了。现在我很享受学习的过程,想做得更好。”

相比于STEM系统强调实践理论,宋涵恩认为人文科目有助于分析了解事物运行的规律,培养快速理解消化信息的能力。平时读新闻,能够在字里行间读出深层意思,理解细节。“我觉得人文学习更多是为自己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可以跟他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