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定下的“欢庆义工年”,过去连续四个周末,全岛各地都在举行首届“志愿者嘉年华”(Volunteer Festival)。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义工的工作是照顾社会弱小,关怀特需人士。但在“志愿者嘉年华”活动中,出现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本身是特需人士,是他人眼中需要被照顾的人。但当克服生命的重重考验,特需义工自强自立,反过来还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把爱心传递下去。

视障者为他人带来光明

林丽丽(55岁)是一名自由艺术工作者,天生失明的她,凭借顽强毅力和不断学习的精神,考获英语文学学士学位,还作为制片人,组织特需社群拍电影。工作之外,林丽丽已经持续担任义工超过30年。她曾在新加坡视障人士独立协会服务,也在新加坡特殊才艺协会做艺术项目的义工,接触到不同类型智障、体障、失聪人士,或自闭症患者,了解不同群体的需要。

疫情期间林丽丽和团队成功申请到政府津贴,通过拍电影的方式讲述残障人士的故事,也帮助他们有所收入。为了给残障人士争取更宽广的平台,她在两年前发起Dare Festival帮助更多人通过艺术形式圆梦。在林丽丽看来,做义工是善用自己的才能与兴趣,去帮助别人的机会。“我们的存在是有原因的,不只为了自己。当服务别人时收获更多,这是双向的。不要躲在自己的世界,总觉得自己处于劣势,其实你是很幸福的。走出去看看你会发现总有些可以付出给别人的东西,在过程中你会了解到其实自己并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