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捐过血吗?两位60岁的善心人士不仅常捐血,在数十年间还各自捐了至少200次血!
随着在冠病疫情期间被延后的非紧急手术和治疗逐步恢复,血液需求自去年开始增加,其中有“万能血”之称的O型血需求最高。今年1月,新加坡血库的O型血库存量一度跌至临界值,当时红十字会和卫生科学局联合呼吁公众捐血,得到公众热烈回响。由于血制品的保存期限短,当局希望公众能积极、定期捐血,以维持稳定的血液供应。
希望两位乐龄捐血勇士的故事,能鼓励更多人挺身而出。
故事1:新加坡捐血次数最多的三人之一——林矜锟
林矜锟除了是保险公司经纪、慈济基金会义工,也是一名定期献血者。多年无偿捐血不求回报,60岁的林矜锟从18岁开始捐血,一捐就是42年,目前累计348次,是本地捐血次数最多的三人之一。他说:“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想捐,可能就是为了救人吧。”
他接着说:“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血究竟是捐给谁,但在慈济当义工的时候,我听到其他义工曾说家人因别人捐的血而得以存活,这让我备受感动。”
捐血一般上是三个月一次,热心的林矜锟每三个月到血库报到,后来他觉得每三个月一次太久了,所以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他改成捐献血小板和血浆,这一过程称为捐成分血(Apheresis)。这使他能将捐血频率从每12周一次,缩短到每28天一次。
谈到是什么原因让他愿意持续42年不间断捐血,林矜锟坦言,最初是为了新加坡红十字会的荣誉奖,但多年前早已达200次,获得终身奖(Medal for Life)。“其实很早以前,捐血就变成了习惯。”
目前他已捐血348次,仅差四袋血就超过目前的第一名,预计明年2月能达成。
另外,他也鼓励女儿和姐姐一起捐血。对林矜锟来说,捐血已成为他的个人使命。他认为,在拥有一副健康身躯的同时,回馈社会是一种荣幸。他也呼吁更年轻、更健康的捐血者站出来,帮助填补血库。
故事2:热血瑜伽导师捐血200次
从1995年开始捐出第一包血后,60岁瑜伽导师陈国发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极少数捐血达200次的“捐血勇士”,获新加坡红十字会颁发终身奖。是什么原因让他愿意持续29年不间断捐血?陈国发说:“仅仅是想要救人而已。”
这次愿意受访,源自陈国发今年6月看到的《联合早报》报道,过去10年本地捐血青年比率大幅下降,让他感到担忧,希望通过个人经历,起抛砖引玉作用,鼓励更多人捐血。
如同故事1的林矜锟,陈国发早期也属于捐全血者,后来改捐成分血如血小板和血浆,才能在29年累计捐200次血。只要不出国或工作因素,他都尽量在每个月某个星期二,前往捐赠成分血。
陈国发在今年7月获颁捐血终身奖。这位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的瑜伽导师笑言功德圆满,但他对自己承诺,只要健康许可,就会继续捐血。
29年的捐血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陈国发曾因为一些指标不达标,而被婉拒捐血,但他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
相关内容:
千帆过尽才发现,壮龄正美丽。关注壮龄go! 特制内容,加入壮龄go! 社群,一起过好人生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