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口号行之有年,可能逐渐沦为口号或标签,但气候危机的迫切性,在日常的方方面面逐渐具象化——闪电式水灾越发频密,花季错乱,积雪不融;气候问题影响上学上班和旅游。自觉承担艺术责任的艺术家,总会通过创作来回应社会议题。猴纸剧坊为儿童而设的“无线空间”国际迷你偶戏节举办多年,2024年首次策划主题式的偶戏节,便选择了绿色议题,剧坊艺术总监何家伟直言:“大人已经很难改变,希望在孩子身上。”

用日常物件表达社会关怀

参演单位之一,来自泰国的双人偶戏团Ta Lent Show Theatre演出的“Night Safari 2.0”,碗碟垃圾桶等日常物件化身长颈鹿、大象、鸟类等野生动物。以长形帐篷袋为铺垫,拉链拉开掀起肚腹大量五色垃圾袋,上演一曲巨鲸悲歌。偶戏艺术家用直接的感官冲击传达环保讯息,默剧不说教,物件剧场则给物件注入全新生命。

Ta Lent Show Theatre联合创办人Ta Nuttapol Kummata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一次到日本大阪的水族馆,看到巨鲸从头上游过,惊异于自然生灵的壮丽。后来又读到新闻,鲸鱼搁浅岸上,人们剖开它的肚子,发现里头全是塑料袋等海洋垃圾,让人心碎。“Night Safari 2.0”引导儿童观众一同上台,收集捡拾塑料袋,将观众引入戏,也下手演练环保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