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紊乱,是健康的警号。免疫力低下极易招致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久而久之可诱发重大疾病。最常见的免疫力低下所造成的疾病包括带状疱疹(俗称生蛇)、肺炎球菌病、流感、骨痛热症等。

艺人沈炜竣曾患上带状疱疹,康复后出现脸瘫,神经科医生指出,只要疱疹生在脸部,可能影响脑部或脸部神经,导致面瘫,患者必须提高警惕。而增强免疫力,能降低受带状疱疹侵袭的概率。

50岁以上者宜接种疫苗

安微尼亚山医药中心皮肤专科顾问医生董文扬指出,由于带状疱疹是由水痘病毒沿神经重新激活所引起的,如影响眼神经,可能导致带状疱疹病毒眼症(Herpes Zoster Ophthalmicus),出现眼睛红肿和角膜溃疡;如影响面神经,则会引起面瘫。极少数情况下,病毒会引起神经炎症而造成中风。

天使眼科及白内障中心眼科方齐扬医生指出,带状疱疹病毒眼症主要是病毒再度活化时影响到三叉神经的眼神经末梢,概率达25%,此症除了造成眼球与周围皮肤红肿及水疱性发炎,严重时将导致角膜炎,甚至罕见的视网膜坏死而失明。

患者在感染病毒数月或数年后,也可能出现角膜水肿,角膜后方结构出现较常见的葡萄膜炎和继发性青光眼,眼压升高,角膜变得麻木而易于损伤。

董文扬医生说,带状疱疹对个人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一些患者无法工作,或工作效率降低。约30%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长期并发症所引发的疼痛,尤其是年长患者。它严重影响睡眠、日常活动、心理和情绪健康。其他长期并发症包括因皮肤疤痕而毁容,眼睛并发症,身体虚弱等。

西医强调早期识别和诊断治疗,以便尽早开始对抗带状疱疹病毒。研究表明,早期用药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在皮肤出现水泡前一周,患者会感觉皮肤疼痛或刺痛。水泡冒出会变成红色斑块,触摸时疼痛而敏感。

董文扬医生说:“有人认为带状疱疹只影响老年人或免疫力较弱的人,这是一种误解。临床上,50多岁,健康、活跃,正处于事业黄金期的人,患带状疱疹的数目正在上升。”

他指出,一些人以为带状疱疹疫苗只适用于患过带状疱疹者。一般建议,超过50岁者应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以降低患病风险,即使他们从未患过此病。

虽然新加坡儿童自小接种水痘疫苗,但预防带状疱疹须接种不同疫苗。新加坡政府从今年9月起津贴带状疱疹疫苗高达75%,2026年还可用保健储蓄支付津贴后的费用。

医生建议50岁及以上成年人,以及19岁及以上因疾病或治疗导致免疫系统减弱的年轻人,接种带状疱疹疫苗。(iStock图片)
医生建议50岁及以上成年人,以及19岁及以上因疾病或治疗导致免疫系统减弱的年轻人,接种带状疱疹疫苗。(iStock图片)

水痘病毒伺机而动

传染病专科顾问医生梁浩楠说,免疫系统减弱是带状疱疹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当免疫系统受损,无法控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重新激活,就会引起带状疱疹。

梁医生指出,水痘发作后,带状疱疹病毒依旧存活在患者成千上万的神经细胞中。每一种病毒都跟免疫力对抗,试图再次出现在皮肤上。当患者免疫力因为年龄、健康状况、药物或压力而减弱时,隐藏体内的病毒会竞相冲上皮肤表层,甚至脸上。不过,这种情况仍属罕见,目前并没有新加坡病例数据。

免疫力下降导因

免疫力下降可由多种因素引起:

  1. 衰老:年纪大,免疫系统变弱,带状疱疹更容易发生。

  2. 潜在健康问题:某些疾病会削弱免疫力,如爱之病、癌症(特别是在化疗或放疗期间),以及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或红斑狼疮等,都会增加患带状疱疹的风险。

  3. 药物:器官移植后使用的免疫抑制药物或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药物,可能抑制免疫系统,使个体更容易感染带状疱疹。

  4. 压力:虽然压力本身不会直接引发带状疱疹,但它会削弱免疫力,有利于重新激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长期处在高压下会增加患带状疱疹的概率。

  5. 损伤或创伤:外科手术或受伤的特定部位,可能会引发带状疱疹。

  6. 疾病:患有其他严重感染或疾病者,免疫系统被削弱,增加患带状疱疹风险。

  7. 怀孕:怀孕期间免疫反应改变,一些孕妇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会提高。

带状疱疹症状

  • 头痛

  • 患处皮肤灼烧、刺痛、麻木或瘙痒

  • 发烧

  • 疼痛后几天出现红疹

  • 水泡破裂并结痂

感染带状疱疹高危群

  • 50岁以上者:年纪越大,风险越高。

  • 曾感染水痘者: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如果曾患水痘,病毒会在神经细胞中休眠,一旦免疫力弱就会被重新激活而发病。

  • 患有呼吸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者:免疫系统被削弱,增加患带状疱疹风险。

病情恶化导因

下列一些因素会使带状疱疹恶化,患者须多加留意:

  • 延误治疗:体内病毒会继续复制并引起更严重的症状。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可减少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 免疫系统减弱:如免疫系统因潜在健康问题、药物或化疗等治疗而减弱,身体将更难控制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病况更严重和持久。

  • 压力过大:压力会加剧症状。通过放松、冥想和减压来管控压力,有助于改善带状疱疹的整体状况。

  • 疼痛无法控制:带状疱疹会引起严重疼痛,如无法有效控制,患者身心痛苦,适当的疼痛管理因此必不可少。

  • 抓挠或刺激皮疹:抓挠带状疱疹皮疹会导致皮肤感染细菌,进一步刺激其恶化。

  • 忽视并发症:可导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如脑炎、细菌感染和眼部带状疱疹等并发症,如忽视这些并发症,不寻求适当的医疗护理会使病情恶化。

选择正确的蔬菜水果,可增强免疫系统。(iStock图片)
选择正确的蔬菜水果,可增强免疫系统。(iStock图片)

梁浩楠医生提醒,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皮疹,通常伴有灼烧、瘙痒和刺痛感。这种疼痛可能很严重,使人变得虚弱,导致患者在疾病期的生活质量下降。另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持续和严重的疼痛,可以在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治疗起来极具挑战性。

他说:“患有带状疱疹且蔓延到脸上的人,中风风险更高。带状疱疹痊愈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也更高。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防范,避免患上带状疱疹,免除忧患。”

他补充说,带状疱疹疫苗已证实非常有效,接种10年后,对带状疱疹的保护率仍维持在80至90%。

中医治生蛇

庆德堂中医师周立平指出,中医称带状疱疹为蛇串疮,局限分布于身体一侧,好发部位是胸腹部或腰部。生蛇一般只出现在身体一边,不会危及生命,如果两边都有,说明病人的免疫力很差,如果全身多个部位都生蛇,严重的话可致死。

周立平医师说:“急性期生蛇的中医治疗,包括服药、针灸、中药外洗,以清肝火,利湿热及清热毒,后期偏重理气活血,化淤通络,有效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出现。”

中医认为生蛇是体内湿热热毒过多所引起,应避免吃辛辣和煎炸食物。(iStock图片)
中医认为生蛇是体内湿热热毒过多所引起,应避免吃辛辣和煎炸食物。(iStock图片)

生蛇须忌口

生蛇须忌口,中医认为生蛇是体内湿热热毒过多所引起,辛辣食物、煎炸食物、酒烟,以及奶油蛋糕和巧克力等会生热助火的食物,应避免吃,否则会加重皮肤瘙痒与疼痛,影响康复。

患者应多吃蔬菜水果和多喝水,确保每天晚上有八小时睡眠,保持心情轻松,不要老是担心病情产生消极情绪。

相关内容:


千帆过尽才发现,壮龄正美丽。关注壮龄go! 特制内容,加入壮龄go! 社群,一起过好人生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