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演出意味着什么?当我们观看这类演出时,我们希望看到勇敢无畏的英雄叙事,还是借着观看残缺、病痛,来满足自己的悲悯之心?随着艺术界愈发提倡包容、拥抱多元,带不同需求的演出者和观众走进艺术空间,如何观看、创作和演出也值得我们思索。
新加坡美术馆近来在这块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包括与新加坡特殊才艺协会(ART:DIS)筹划由一系列艺术工作坊和演出组成的“正常表现”(Performing Normal)。主导者梁惠芬(Alecia Neo)个人正在从事“关怀指数”(Care Index)艺术研究计划,探讨关怀意味着什么,人如何给予和接受关怀。
2023年,她在ART:DIS的支持下接触了视障艺术工作者张丽玲,患有自闭症的吴嘉敏和唐氏综合征患者贾斯普里特·考尔·塞洪(Jaspreet Kaur Sekhon),四人最初以艺术驻留的形式展开合作,后以新加坡美术馆作为展演平台。三人向她分享作为残疾艺术工作者的经历:当自己不是唯一的残疾人士时,整个演出空间的氛围会变得不一样,他们不再觉得自己寻求“特殊对待”,人们也可以理解无障碍设施确实必要,开始反思如何让演出和创作过程包容不同人和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