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谁能想到,在新加坡淡滨尼一座寻常组屋中,藏有许多民国至北宋时期的中国古琴。藏家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纪志群,他也是当代音乐学院体系中,首位取得古琴演奏博士学位的演奏者与学者。即日起,包括纪志群私藏在内的20张上至北宋年代的古琴,将陆续于亚洲文明博物馆展出。
琴,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中被奉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其起源已不可考,但至迟在春秋时期,琴已经是贵族文化的重要部分。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曾断粮七日,仍坚持每日操琴;中文世界将“琴”用作各类乐器的通称,如钢琴、提琴、扬琴、胡琴,唯有这件乐器,得以独称“琴”字,足见其在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纪志群初闻古琴,是在中学时偶然买到一盒《中国古曲》卡带,“上面印有《流水》《酒狂》等曲名,当时我什么都不懂,只觉得听起来很怪,跟我平日里学习的华乐很不一样,甚至有点阴森的感觉,却忍不住想一直听。回头看来,其实是因为自身审美和知识的欠缺,少见多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