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婚后,我突然失去了声音。一开始,声音变得低沉,就像患了严重流感,然后像是喉咙痛或染上喉炎,渐渐演变成气喘吁吁,说话不再清晰。”

回想起这段经历,儿童故事作家林美玲(53岁)依然历历在目。“我被诊断患有外展肌痉挛性发声困难,这是一种罕见的声音障碍。我的大脑向发声肌肉发出错误信号,导致声带肌肉分开,让我无法正常说话。”

她尝试了各种治疗法,包括中医、电磁疗法、针灸和言语治疗,但都未见效。这对她的心理造成影响,逐渐失去了自信。

赢得比赛成绘本作家

一次机缘巧合下,林美玲认识到新加坡书籍理事会和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有一个合作项目——“新进作家和插画家出版倡议”(First Time Writers Initiative)。这个比赛为获奖者提供资助,帮助他们出版作品。

当时因为病情,林美玲处于人生低潮,却因为发现绘本能用极少的文字传达丰富的智慧,而对它产生兴趣。她参加并赢得比赛,且成功获得出版绘本的机会,之后还受邀参加演讲分享她的绘本故事。

林美玲非常慌张,因为自己的声音还未痊愈,说话仍然非常吃力。但她没有拒绝,而是努力练习。随着参加演讲的次数越来越多,她说话渐渐变得更加清晰。

更让林美玲感到欣喜的是,她的作品得到读者的认可,并收获许多朋友和读者的积极反馈。这愈发激起她的写作热情。

创作具启发性作品

写作时,林美玲并没有特定主题,而是希望创作一些富有启发性的作品。

“我的作品灵感源于自己的经历,比如我的第一本绘本就是如此。故事主角是只小熊王子,因为制造商的疏忽,没有给它缝上嘴巴而无法说话。通过一个男孩的修复,小熊王子终于能开口说话。这个故事与我因发音障碍而苦恼不已的经历相似。”

去年,林美玲推出一本名为《小英雄》的童书,内容根据她父亲的战后童年经历改编而成。

林美玲的《小英雄》,曾荣登亚马逊新加坡童书销售榜榜首和海峡时报童书热销榜榜首。(互联网)
林美玲的《小英雄》,曾荣登亚马逊新加坡童书销售榜榜首和海峡时报童书热销榜榜首。(互联网)

林美玲说:“冠病疫情期间无法外出,只能宅在家里,感到非常无聊。我因此和父亲聊起他小时候的故事,每次听他讲述,我都觉得非常有趣,于是便有了记录这些珍贵故事的想法。”

随着时间的流逝,她越写越多,最终决定将父亲这些珍贵的经历编成一本书,并通过加入一些创作元素,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迄今为止,林美玲已出版逾40部作品,曾获美国月光童书奖金奖等奖项。

相关内容:


千帆过尽才发现,壮龄正美丽。关注壮龄go! 特制内容,加入壮龄go! 社群,一起过好人生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