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星级餐馆的评选,每年都牵动无数美食爱好者和餐饮业者的心。

对于一家餐馆来说,获得米其林认可无疑是巨大荣耀,但落榜的打击却也同样沉重。今年,日式餐馆Waku Ghin从二星降至一星;Béni、Cure、莆田餐馆(吉真那路)和Rêve等餐馆丢失一星,不仅引发美食界讨论,也让身为食客的我们反思米其林星级评定的意义和餐饮业的本质。

米其林星级的评定标准涵盖食材质量、烹饪技巧、味道融合、创新程度和整体用餐体验等。然而,落榜原因可能涉及方方面面,从厨师的更换、菜单的调整,甚至服务水平的波动。

米其林指南完整榜单于网上公布当天,第一时间联系上落榜餐馆Béni的主厨山中贤二(Kenji Yamanaka),电话另一端的他表示失落,但也坦然接受访问,告知会重新评估态度和烹饪方式。他坦言未能顺利摘星也许是餐馆评分不及其他餐馆,但他说自己不愿多说什么,说再多也只是借口。

对餐馆来说,落榜的影响不仅是名誉上的损失,更可能带来客流量下降和收入减少。餐馆在面对落榜后,更应多关注如何提升和保持自身特色与品质。

延伸阅读

叶晓虹:冰淇淋的美味与创新
叶晓虹:冰淇淋的美味与创新

今年,米其林星级评定的波动提醒我们,餐饮业充满变数,食材的季节性变化、消费者口味的多样性及厨师创意的发挥,都是餐饮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家优秀的餐馆,不仅依靠星级光环,更应通过持续努力与创新,赢得食客的心。

此外,餐馆落榜现象也为食客提供重新审视餐馆的机会。有时落榜并不一定意味着餐馆质量下降,而可能是评审标准的变化。对于忠实食客来说,他们可能更关心餐馆能否持续提供他们喜爱的美食和服务,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外界的评定。餐馆须要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和特色,无论是经典菜肴的传承,还是新式烹饪的探索,餐馆应始终以食客需求和体验为中心。  

想说的是,落榜餐馆别气馁,不妨以此为契机,重新审视和提升餐馆各方面,从厨房到楼面,从食材到服务,每个细节都可能成为提升的突破点。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改进,坚持品质和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相信餐馆未来也还是有机会再次摘星,绽放光彩。

米其林星并非唯一衡量餐馆品质的标准,作为食客,也应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体验和支持那些真正用心经营的餐馆,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