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新丰隆面包厂(4 Whampoa Dr S327715)买面包,才知道营业时间已从之前的24小时不打烊,改成上午5时至凌晨1时。营业时间变了,不变的是面包的古早味。

店里的面包琳琅满目,四大怀旧风味:椰丝面包、咖喱面包、马尼拉包,还有切片白面包。白面包最经典的吃法是让店家涂上咖椰和白兰他(人造黄油),让细腻柔软的面包甜中带咸。白面包特别百搭,夹午餐肉或沙丁鱼就是一顿简餐。越来越少见的长方形马尼拉面包,馅料只是简单的奶油,更多是童年的味道。

传统白包面古早味香浓。(黄靖晶摄)
传统白包面古早味香浓。(黄靖晶摄)

面包店前有个牌子介绍它的历史:“新丰隆面包厂(原名义隆)在1955年由黄埔道4号的店主创办。面包店里的地砖、木制家具和大部分设备都是从那个时期保留至今。1983年黎氏家族接手,更名为新丰隆。从那以后都一直经营这家面包店,许多员工也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我们坚持手工制作的方式,配方也一直没有改变。面包不含任何鸡蛋、牛奶或肉类,因此适合素食者和纯素食者。面包也不包含任何防腐剂或改良剂,我们只使用健康和优质的天然原料。”

新丰隆面包厂和杰面包西菓店是本地少数仅存的传统手工面包店。光顾杰面包西菓店,为的是购买彩色面包夹雪糕,在还没有格子松饼配雪糕的年代,这是最美味的吃法。

除了传统手工面包,本地的面包选择日益精彩,迎来各地风味百花齐放。

Donq的日本面包;Yugoslavia Bakery & Cafe的巴尔干半岛地区面包;Park Backerei的德国碱水面包;Thai Baang的传统泰国铁盒面包;台湾面包冠军吴宝春的酒酿桂圆面包;马来西亚Rotiboy的咖啡面包。无论是日式的软面包、欧式的硬面包,或近年流行的养生酸种面包,在本地都吃得到。

现代的面包也要赶上拍食物美照放上网的潮流,讲究造型出众。最近,韩国的秀亨堂(Bakery 1946)以“苹果”面包走红,形状和味道都像红苹果,其他包括外型像玉蜀黍、红萝卜等的“蔬果面包”。品牌在本地开了数次快闪店后,终于落户狮城在新达城设门店。

摩登面包讲究颜值亮眼、口味创新,传统面包则以不变应万变,始终保留朴实的样子和简单的味道,以国民早餐的经典南洋烤面包最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