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米其林指南于7月24日出炉,今年日式餐饮表现格外亮眼,特别是主打“厨师做主”(Omakase)的餐馆。
全新上榜的日式餐馆Omakase@Stevens,开业近五年,今年摘下米其林一星。年仅31岁的主厨有本和辉(Kazuki Arimoto)接任餐馆主厨一年,便凭实力荣获“年轻主厨奖”,成为本年度榜单的耀眼新星。
另一位备受瞩目的,是从一星跃升二星的Sushi Sakuta。餐馆主厨作田至生(Yoshio Sakuta)感慨地说,“九年前我来到新加坡,第一家服务的餐馆是Shoukouwa,当时已是米其林二星。我在那里维持了三年二星评级。离开了五六年之后,这一次,终于获得属于我自己的米其林二星。”
这番话让我不禁思考:米其林星,到底是颁给餐馆,还是颁给厨师的?
当然,从米其林官方定义来看,星级是授予餐馆,而不是个人。米其林公开的五大评估标准是:食材品质、厨师对味道及烹调技巧的驾驭能力、料理中显露的个性、是否物有所值,以及餐饮水准的一致性。理论上,即使主厨离开,只要餐馆维持稳定表现,星级仍有可能保留。
然而在实际操作上,每一颗米其林星几乎难以脱离主厨光环。主厨的风格与领导,往往决定一家餐馆的灵魂,尤其是在厨师做主的模式下,主厨亲自掌勺、面对客人,那一餐的风味与体验几乎完全投射出他的手艺与个性。
作田至生的分享,也许道出他的心境:从替别人守护二星,到带领自己的团队登上二星舞台,那份成就与感慨自不待言。有本和辉在受访时也提到,摘星不仅是餐馆荣耀,更影响团队的未来发展。“即使未来团队中的成员离开,这颗星也像是一张通行证,让他们有更多选择、更好的机会。”
近年来,本地愈来愈多日式厨师做主餐馆崛起,许多主厨在坚持传统的同时,融入个人创意,改变呈现方式,不仅吸引年轻食客,也抓住米其林密探的目光。
严格来说,星级属于餐馆;但在情感上与大众认知上,星星最终归属那位日复一日站在料理台前,用手艺说话的厨师。
星星挂在餐馆门口,代表的是一道道被精雕细琢的料理。但真正支撑这份荣耀的,是厨师与团队的技艺与坚持,以及他们对完美、对味道的追求,以及对每位食客的不懈承诺。身为食客,在欣赏每一颗米其林星的同时,也别忘了仰望背后,那一双双努力发光的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