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汤申路上段的客家菜老字号梅村酒家已歇业,老板赖法源(78岁)说自己是“提早退休”。餐馆接下来由新业者接手,以新招牌店名继续售卖客家菜。

1983年创立的梅村酒家,是新加坡最具代表性的客家菜餐馆。

赖法源受询时说:“我原本计划做到80岁,但因为太太最近健康出问题,脚受伤了,我们决定暂停步伐,提早退休。”餐馆最后一天营业是7月28日。

对餐饮业依旧充满热忱的赖法源说,接下来计划做私房菜,让食客继续品尝传统客家美味。“有的顾客很不舍,当中有不少是三代人都来梅村吃饭的。”

本地客家餐馆梅村酒家“四大天王”经典客家菜之一:梅菜扣肉。(档案照)
本地客家餐馆梅村酒家“四大天王”经典客家菜之一:梅菜扣肉。(档案照)

梅村酒家有“四大天王”:梅菜扣肉、算盘子、酿豆腐和盐鸡,这些经典客家菜拥有一批忠实食客,每到餐馆必点。每逢农历新年,不可少的是客家盆菜,内有鲍鱼、全鸡、猪手、干贝、猪脚筋、海参、鱼鳔和带子等,丰盛可口。

延伸阅读

孤独梅村不言败 客语新菜望春风
孤独梅村不言败  客语新菜望春风

赖法源对客家传统美食有深入研究,本着对推广客家餐饮的热忱与使命感,希望客家菜能在本地发扬光大。

赖法源曾在餐馆开课教导烹煮客家菜,反应热烈。(档案照)
赖法源曾在餐馆开课教导烹煮客家菜,反应热烈。(档案照)

新业者将带进多元客家风味

即将接手店面的业者陈奕妏说,会在梅村几十年的基础上,保留本地客家菜的传统精髓,但也带进多元和创新的客家风味。

与此同时,她也会在凯德商场开设全新客家菜餐馆。这两家餐馆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开业。

她说:“我希望带给大家既熟悉又新颖、既养生又可口的客家菜,并让传统本地客家美食发扬光大,注入新活力。我也特别感谢赖老板多年来为客家美食文化所做出的贡献。”

2009年,他替南洋客属总会编写《客家食谱》,分享客家菜的典故和历史。疫情前,他在餐馆开课教导烹煮客家菜有近10年,每班有三四十人,学员在餐馆学煮客家菜后,一起分享品尝。梅村酒家庆35和40周年时,曾办过“客家美食与文化日”。活动内容热闹丰富,菜式有百人大盆菜、多道客家传统乡土菜肴,还有饮食文化讲谈、猜中秋灯谜、演唱客家山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