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卡带和激光唱片CD逐渐被淘汰,黑胶唱片却凭借独特音质、收藏价值和仪式感,重新受到音乐爱好者的追捧,呈现复兴趋势。近来,听黑胶唱片不仅是一种听音乐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时尚表达。
黑胶唱片“走”出以往传统黑胶唱片零售店,融入咖啡馆、比萨店和乐器行,以新姿态展现出更生活化的面貌,让顾客在享用特色咖啡,品尝美食或逛乐器行时,也沉浸在黑胶唱片的曼妙音乐世界中。
黑胶唱片为咖啡比萨添趣
近期走红的人气咖啡馆Corner Corner,因独特的咖啡馆设计和黑胶唱片聆听体验受到欢迎。创办人郑佳弦(30岁)说,咖啡馆的灵感源自日本的黑胶唱片爵士乐咖啡馆jazz kissa文化(即可以一边品咖啡,一边享受黑胶唱片音乐的咖啡馆)。她热爱音乐并有多年饮料行业经验,希望打造一个让咖啡和音乐爱好者都能放慢脚步、交流互动的空间。
她谈到:“我们不卖黑胶唱片,这里播放的音乐都来自我们的个人收藏,涵盖不同流派,从灵魂乐、放克乐、爵士乐到世界音乐,每天根据氛围精心挑选。咖啡的奇妙之处,在于它能把各年龄层的人聚集一起。我们既有17岁初次接触黑胶唱片的好奇音乐爱好者,也有70多岁依然痴迷怀旧的黑胶唱片爱好者。”
Slow Boat同样结合咖啡馆与黑胶唱片概念。创办人朱永谦(26岁)说,本地有很多很棒的咖啡馆和酒吧,但专为聆听而设计的空间却很少,他希望打造一个宁静温馨的场所,让每个人都能放慢脚步,探索黑胶唱片音乐,伴着一杯优质饮料享受其中。朱永谦说,大家越来越追求体验,而不仅仅是产品,“黑胶唱片与咖啡馆环境的搭配,可以让人流连忘返,探索不同的唱片,并分享推荐。我们拥有超过800个曲目,涵盖流行、摇滚、爵士、灵魂乐、蓝调、嘻哈、电影原声带,还有精选的中文、粤语和日语唱片。对于有意购买的顾客,我们提供新唱片和二手唱片,价格通常在$10到$60之间。我们的餐单设计简约,与聆听体验相呼应,有咖啡、茶饮、时令饮品,及精选葡萄酒、威士忌和鸡尾酒。每一小时聆听体验包含一杯饮品。”
延伸阅读
每逢星期六和星期日,比萨店Choice Cuts Pizza & Records通常有DJ现场播放黑胶唱片,食客可以伴着音乐,享用纽约风格的比萨。创办人安瑞(Andre Reyes)是黑胶唱片收藏家,他说:“我想打造一个能让黑胶唱片爱好者聚在一起的空间,大家可以一起聊聊天,喝杯咖啡,播放自己的收藏。”
老字号乐器店黑胶新玩法
有79年历史的本地乐器店品牌瑞立乐器(Swee Lee),在克拉码头开设概念店,不只卖乐器,还打造黑胶唱片播放区和咖啡馆角落,将音乐、美食和音乐爱好者社群集于一堂。
咖啡馆收藏超过500张涵盖不同流派和时代的黑胶唱片。瑞立乐器采用积分奖励,会员在咖啡馆消费即可享用1小时免费聆听服务,非会员在咖啡馆或商店消费,可以10元享受1小时聆听服务。
瑞立乐器所属的维斯塔乐器(Vista Musical Instruments)的董事经理黎大伟说:“我们的顾客年龄跨度很大,从初次接触黑胶唱片的学生和年轻人,到陪伴黑胶唱片成长的年长乐迷都有,但多数年龄在十几岁到30多岁之间。这里欢迎各年龄层的音乐爱好者,提供的产品不拘一格,从乐器、麦克风、耳机到生活周边商品都有。”
黑胶唱片听众年轻化趋势
一般印象,听黑胶唱片或许是老一辈的嗜好,其实现在听众群有年轻化趋势。有年轻黑胶唱片粉丝从收集黑胶唱片到开设黑胶唱片店,吸引不少志同道合的年轻顾客群。
Cherry Lane Records的创办人朱劭杰(30岁)和林利珠(32岁)起初热爱收集黑胶唱片,后来自己开店卖黑胶唱片。朱劭杰说:“我们对黑胶唱片的热爱,源于这种媒介本身以及它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然而,我们注意到本地市场主要销售再版黑胶唱片,它缺乏原版的温度,以及收藏价值、历史印记、原始制作工艺和初版特有的音质细节等。这启发我们开设Cherry Lane Records。”
他们专营二手黑胶唱片,尤其是爵士乐和经典摇滚乐,还有特别多的邓丽君黑胶唱片,可见朱劭杰对邓丽君音乐的欣赏。唱片价格反映黑胶唱片价值的自然波动,特价区每张唱片售价$8;稀有唱片,尤其是中国压制的唱片,平均售价可达数百元。目前,最贵的唱片售价为$3000。大部分库存主要由爵士乐和经典摇滚乐组成,价格在$20至$50之间。
唱片店主要客户群的年龄介于20至30岁出头,足见越来越多年轻顾客开始接触黑胶唱片。对大多数顾客来说,黑胶唱片在现代快节奏的数码世界中代表着某种深切的意义。当数码音乐只须按下按键就能消失时,拥有一件有形实体的音乐作品,带来一种令人欣慰的感觉,它提供了一种永恒感,许多人似乎都欣赏这种感觉。
朱劭杰说:“我相信,年轻人越来越倾向缅怀过去,黑胶唱片代表着怀旧情怀和浪漫主义。有别于网上偶然发现音乐,探索黑胶唱片的过程也别具意义,能够亲手翻阅唱片,触摸无数人曾经接触过的1970年代压制版黑胶唱片,实际是在与一段音乐历史产生联系,体验那段历史。在这个数码时代,或许他们能从中找到一些美好的事物。”
现在越来越多年轻听众转向黑胶唱片,黎大伟认为,是因为它比数码音乐串流(streaming)更具亲切感,播放速度更慢也更有目的性,能跟歌手及一起分享唱片的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翻阅黑胶唱片收藏,花时间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发现、学习和品味新音乐,也是一种乐趣。播放唱片的实体触感、精美的封面艺术,以及在瑞立乐器精心策划设计的实体空间里聆听唱片的仪式感,都让黑胶唱片脱颖而出。相比卡带和CD,黑胶唱片拥有更强大的文化吸引力,因为它兼具音质和收藏价值。
郑佳弦指出,在这个日益数码化、人工智能驱动的时代,大家越来越欣赏模拟(analog)音乐、有意识的聆听,这是数码音乐串流无法复制的体验。除了声音本身,还有那种共同分享的社群感,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唱片,共同聆听。黑胶唱片拥有一种无法复刻的温暖和触感。听唱片不仅仅是为了音乐,而是为了一种仪式感、一种触感,以及它所营造的氛围。
朱永谦发现,十几岁到30多岁的年轻听众喜欢探索黑胶唱片和当代歌手的作品,30多岁到50多岁的听众倾向重温经典曲目或向亲朋好友推荐这种音乐形式。Slow Boat周末往往吸引年轻人,工作日夜晚则吸引更多上班族。谈到黑胶唱片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他说:“播放唱片是一种更具目的性和沉浸感的体验。放下唱针,聆听专辑中的某一面,可激发聆听者的专注力和对音乐的鉴赏。黑胶唱片也创造了分享的机会,无论是通过店内推荐还是社交媒体,都能让年轻消费群参与其中。”
原版黑胶唱片vs再版黑胶唱片
1960年代至1980年代初期是黑胶唱片的盛行时期。21世纪人们追捧黑胶唱片,沉醉于它的音质温度。认识原版与再版的区别是欣赏黑胶唱片音乐的基础入门。原版黑胶唱片通常具有更“人气”的音效,因为它们是基于原始模拟(analog)音乐母带制作的。模拟音乐是指将声波转化为连续电信号的音乐形式,信息密度高、分辨率接近无限,能够忠实地捕捉声音的微妙变化,但模拟音乐母带会因年代久远而老化,并存在当时的录音技术限制。
再版黑胶唱片则分为直接再版和复刻版。直接再版可能使用已老化的母盘制作,音质劣化。复刻版则使用购买的母带重新制作,音质更Hi-Fi,但可能存在数码母带与模拟音源的混淆,且原版母带老化可能影响声音质量。
原版稀缺,价格高;再版相对便宜。听感上,原版的音质是音乐性的体现,复刻版虽然数据上更优,但是否听起来更好则见仁见智,也需要考虑是数码还是模拟母带,有时音质可能会更干净,也可能损失模拟风味所具备的原始质感与温暖音色。
▲Slow Boat
地址:45A Craig Road S089683
▲Corner Corner
地址:16 Duxton Road S089482
▲Swee Lee
地址:Blk 3B River Valley Road #01-06 Clarke Quay S179021
▲Choice Cuts Pizza & Records
地址:446 Joo Chiat Road S427659
▲Cherry Lane Records
地址:387 Joo Chiat Road S427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