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到新加坡菜,很多人总想到海南鸡饭、肉骨茶等。两名在台湾发展的新加坡籍厨师,要突破创作框架,以海外食客较为少见的新加坡菜为灵感,诠释南洋风。

以精致新加坡风味闻名的台中米其林三星餐馆JL Studio主厨林恬耀,不断创新,挑战新加坡菜的多面性,最新创作之一是马来卤面(Mee Rebus)。

他10月初回新加坡参与F1大奖赛活动,是名流包厢(Paddock Club)献艺的名厨之一,其中一道菜肴便是这道马来卤面。

缅因龙虾(Maine lobster)搭配紫地瓜和珍珠洋葱,在舌尖上创出马来卤面的滋味。他说:“我用台湾当地的紫地瓜来制作酱料,增加浓稠度,这与一般马来卤面的做法类似。另外,以紫地瓜和黄地瓜制成两种不同面皮,上下铺叠,并设计带娘惹风的花朵图案。”

台中JL Studio创办人兼主厨林恬耀,是第一位获得米其林三星肯定的新加坡籍厨师。(餐馆提供)
台中JL Studio创办人兼主厨林恬耀,是第一位获得米其林三星肯定的新加坡籍厨师。(餐馆提供)

JL Studio餐馆创立于2017年,自2023年起连续三年获颁台湾米其林三星,林恬耀也成为第一位获得米其林三星肯定的新加坡厨师。

延伸阅读

新加坡人异乡起炉灶 烹精致南洋味
新加坡人异乡起炉灶 烹精致南洋味
新加坡首位米其林三星厨师林恬耀 南洋味异乡出彩
新加坡首位米其林三星厨师林恬耀 南洋味异乡出彩

他说:“新加坡人对马来卤面不陌生,但在海外,它远不如海南鸡饭或辣椒螃蟹来得广为人知。我希望不断推广,聚焦更多样的新加坡菜,让更多国际食客看到我们的深度与可能性。”

善用台湾在地食材

本季菜单还有叻沙、蚝煎等新加坡风味。甜点也有惊喜,以椰浆饭为灵感的椰浆冰淇淋,加上机花生油、糖渍江鱼仔干等,造型宛如鱼尾狮身上的鳞片,颇具巧思。

林恬耀用台湾在地食材紫地瓜和黄地瓜制作面皮,以他的方式诠释马来卤面。(餐馆提供)
林恬耀用台湾在地食材紫地瓜和黄地瓜制作面皮,以他的方式诠释马来卤面。(餐馆提供)

林恬耀说:“提到新加坡料理,有人坚持传统,有人主张新颖的解构重组。我想走第三条路,不受框架限制,呈现我们的DNA。”

他认为料理是有生命的,会随时代与环境演变。“今天的叻沙、海南鸡饭,与早期的口味已有所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味觉与食材都在变化,我想捕捉的是味道的精髓。”

好一段时间,海南鸡饭一直是菜单上的主角,每一季都有新吃法。记者曾品尝过“不用鸡肉,只有鱼肉”的版本,不久前到访台中时本以为会再有新版,但主厨决定暂停新作。他解释:“它该休息一下。这一季的叻沙用了鱼肉,所以让海南鸡饭暂时退场。”

因为对食材特性有深度了解,林恬耀善用台湾在地食材,重现新加坡料理的灵魂风味。“我想走出不同的路,让人们吃了会思考,原来新加坡食物的味道也可以是这样的。”

林恬耀透过JL Studio让新加坡菜得到更多区域食客的关注,成为亚洲最具代表性的摩登新加坡餐馆之一。展望未来,他透露餐馆明年将迁至新址。“新餐馆是一栋四层楼建筑,希望在体验、服务和环境上都能再提升,带给食客更完整的感受。”就像他的做菜理念一样,让新加坡菜的味道不断演变,带来新的感觉。

把美食故事带到台湾

另一名勇闯宝岛的新加坡厨师卓均仰(Ernest Toh),约两年前在台北大安区开自家餐馆Earnestos,以新加坡料理为灵感创作菜肴。

他以当地食材入菜,烹制出海南咖喱、娘惹肉丸汤等台湾较少见的南洋风味。这样的餐饮概念在台北可谓凤毛麟角,Earnestos是台北目前唯一的新加坡精致餐馆。

新加坡厨师卓均仰在台北经营餐馆Earnestos,以新加坡料理为灵感创作菜肴。图为他创作的印度罗惹。(黄亿敏摄)
新加坡厨师卓均仰在台北经营餐馆Earnestos,以新加坡料理为灵感创作菜肴。图为他创作的印度罗惹。(黄亿敏摄)

卓均仰说:“用时令菜创作,可以展现厨师的技艺和创意,这也是精致餐饮的价值。我希望通过菜品,把新加坡美食故事带到台湾,包括一些细节如为何选用香料,是早期新加坡香料贸易的发展史。”

毕业自营养学系的卓均仰,参加烹饪比赛后获得到新加坡星级餐馆Saint Pierre工作的机会,被餐馆明快工作节奏及对细节的高标要求所吸引,决定投身餐饮界。后来,他不但向小贩学习本地菜,也到北欧知名餐馆Amass等工作学习。八年前,24岁的他到台北发展,先后担任nku Firewood餐馆和星级餐馆Mume主厨。

每一季菜品都有惊喜,即使外观上有变化,但新加坡人一吃便有熟悉的感觉。对初次接触南洋菜的食客来说,更具新鲜感。

蒸鱼的灵感,来自卓均仰小时候吃过的XO鱼头米粉。他以鱼骨高汤和VSOP干邑白兰地制成的奶泡,画龙点睛。(黄亿敏摄)
蒸鱼的灵感,来自卓均仰小时候吃过的XO鱼头米粉。他以鱼骨高汤和VSOP干邑白兰地制成的奶泡,画龙点睛。(黄亿敏摄)
这道印度罗惹以和牛豆皮寿司卷等炸物为主,搭配蔬菜及姜花,口感味道有层次。(黄亿敏摄)
这道印度罗惹以和牛豆皮寿司卷等炸物为主,搭配蔬菜及姜花,口感味道有层次。(黄亿敏摄)

记者品尝夏季菜单的印度罗惹,和牛豆皮寿司卷等炸物,搭配蔬菜及姜花,口感味道有层次。一道蒸鱼的灵感,从卓均仰小时候与家人亲戚聚餐时吃的XO鱼头米粉得来。选用当天新鲜海产鱼肉,淋上海南鸡饭香料调制的香油,搭配由鱼骨高汤和VSOP干邑白兰地制成的奶泡和微煎竹笋。

甜点之一糯米咖椰糕(kueh salat)也得人心, 这道娘惹糕即使在新加坡也不易找到好吃的,喜见它出现在台北餐馆,咖椰顺滑,糯米软糯,越吃越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