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人工智能热潮将继续席卷全球,各行业将加速拥抱AI技术,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戴尔(Dell)科技全球首席技术官兼首席AI官约翰·罗易斯(John Roese)预测企业将更广泛使用AI代理(AI agent),它们类似AI应用,能够感知环境进行自主思考和决策,并执行动作完成既定任务,有时甚至无需人类监督。
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及计算机科学系正教授(双聘)赵盛东受访时说:“我们将见证更多AI代理和AI驱动服务的崛起,其中一些将获得显著市场份额。这是一场科技革命,可与互联网普及或个人电脑兴起相媲美。正如以往的科技变革一样,AI将重塑许多领域和行业。”
他说企业的使用案例包括:用先进聊天机器人提供客户服务、利用AI辅助设计开发产品、在运营中采用智能自动化过程等。对个人用户而言,人工智能将能帮助写作、搜集资料以及进行创作等。
图像与视频生成将获改善
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搏扬则预测,图像与视频生成的可控度将在2025年获得改善。“目前AI图像和视频的生成并不完全可控。AI无法完全遵照文字指令生成用户想要的内容。同时,自然语言作为控制机制也不够精确。预计在2025年,这方面会有显著改进,可能促进电影行业更广泛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李搏扬也认为,AI会加快新科学发现的速度:“因为AI将大幅加速数值模拟,也可以找出大量数据中的模式。以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为例。这些定律最早由开普勒(Kepler)发现。他依赖著名天文学家第谷(Tycho Brahe)收集的大量观测数据,花费20年才完成三大定律。如果借助AI,这过程可能缩短到几周甚至几天。”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为企业和个人带来一些新挑战和问题。李搏扬说,目前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些备受瞩目的公司在2025年或许会倒闭。“可行的AI商业模式有限,每个模式有三到五家公司在竞争。而大量的AI技术都是开源的,多数公司缺乏明显的技术优势,只能通过价格来竞争。不过这些公司却不得不购买越来越昂贵的Nvidia硬件设备。这显然难以持续。”
企业缺乏客制AI人才
另外,企业目前也缺乏能够客制AI的人才。李搏扬解释:“大语言模型(LLM)应用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客制化。倘若SMRT想创建一个聊天客服机器人,它使用的LLM必须记住地铁线路、巴士路线等;可以获知紧急通告,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理解带有本地特色的英语。这种客制化需要AI工程师的大量投入,他们除了须了解LLM如何运作,也必须不断维护和改进产品。”李搏扬认为优秀的AI工程师和技术管理者目前供不应求。
赵盛东也说:“很多企业很难分辨哪些是核心的AI技能,哪些只是短暂趋势,导致无法很好地制定员工培训。此外,要将现有的工作流程和系统跟AI整合,同时保持业务连续性也是一大难题。这不仅需要技术知识,还需要变革管理的专业能力,以帮助员工适应新的工作方式。”
赵盛东认为,大家未来须不断更新技能,除了学习如何使用AI工具,还得深入了解如何有效地跟AI协作。“那些不积极学习和适应人工智能的的人将处于明显劣势,因为掌握AI技能跟掌握电脑技能一样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