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Dyson)的美发与吸尘产品因其创新设计与出色功能广受好评,成为不少消费者心中的高端标杆。正因如此,市面上也涌现不少模仿产品,外观与功能跟戴森相似,价格却更便宜。
有人说,抄袭是最高的致敬,但戴森创办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这不仅不公平,更是反竞争,剥夺消费者的选择。
戴森受访时说:“在学校里,如果你抄袭别人的作业,是会被开除的。可不知为什么,在商业世界,这样的行为却被允许。如果每家公司都自己开发不同的技术和产品,消费者将会有更多选择。现在市场充斥着各种模仿品,不仅搞得消费者一头雾水,也让他们的选择变得更少。此外,抄袭也对我们很不公平,因为我们投入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去研发新产品。抄袭者的行为违反竞争,理应被驱逐出市场。”
戴森最小吸尘机
詹姆斯·戴森最近为宣传最新款的PencilVac吸尘机而来到新加坡。PencilVac是戴森历来最小的吸尘机,纤巧机身宛如“铅笔”,直径只有38毫米,里面搭载了直径仅28毫米的Hyperdymium吸尘马达,具有14万rpm高转速能力。PencilVac的四联式锥形刷头能旋转,深入难清理的狭窄角落。此外,刷头还可向两侧排出卷入的毛发再整球吸入集尘管中,防止毛发缠绕问题。
戴森说:“38毫米是我们经过无数次用户测试,得到最优的握持手感结果。我们的吹风机等美发产品的握柄直径也是38毫米。小马达的效率更高,也让产品更方便收纳、更轻便。”
戴森全球总部位于圣占姆士发电厂(St James Power Station),在2022年3月正式开幕。戴森在新加坡雇用约2000名员工,其中一半是工程师,他们都参与PencilVac的研发工作。
马达都在新加坡制造
戴森所有产品的马达都在新加坡制造,过程全自动化,估计每两秒就生产出一台马达。此外,戴森目前也在西部大士(Tuas)建设一家新电池工厂,预计2025年投入运营,生产具有专利技术的电池。
戴森说:“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亚洲市场的重要性,知道如果不在这里扎根,就无法满足这里的市场需求。其实我们早在2022年之前就已逐步把业务迁到新加坡,戴森的生产在这里,工程团队也在这里。新加坡有许多优秀的工程师,政府也给予企业很大支持。”
问到新加坡面对什么挑战时,戴森回答:“新加坡面积非常小,无法建造大型工厂。如今越来越多的东西都是在中国制造,包括各种零部件,这也给新加坡、英国等国带来了挑战。中国在价格和劳动力方面更具竞争力,政府在设厂生产方面有一套非常有效的体系。零部件供应链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其他国家很难与中国匹敌。”
设计大奖鼓励年轻工程师
2025年是戴森设计大奖(James Dyson Award)设立20周年。这项大奖旨在嘉奖、鼓励和启发全球年轻的设计工程师,至今全球有超过400人获奖,累计颁发奖金超过100万英镑(约170万新元)。
戴森说:“刚设立奖项,学生们设计的东西都很酷炫,例如悬浮滑板等。后来,我们收到的参赛作品主要集中在医疗和环保类,奖项因此也分为这两类。这个奖项最棒的地方在于,我们请年轻人去解决世界的各种问题,而他们的能力非常出色,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虽然奖金不多,但它能带来很大的曝光,吸引其他人投资,让他们的好点子变为现实。”
1947年出生的詹姆斯·戴森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1978年,他发现当时的吸尘机都使用集尘袋,一旦塞满尘埃就会影响吸尘功能。他想起曾在锯木厂见过工业吸尘机,采用旋风式离心分离集尘装置,把吸入的尘垢全与空气隔开,免于马达积聚尘垢,拥有很强的抽吸力。他采用这设计概念,花了五年时间,做了5172个原型机后,终于在1983年推出全球首台无集尘袋吸尘机。
詹姆斯·戴森一生致力于发明与创新,如今虽然已78岁,他依旧没停下脚步,仍不断推动技术突破。他说:“我们正努力解决电池问题,想办法用更好的材料,让电池变得更小、更轻、更安全。这些研发都在新加坡进行,原型产品也在这里制造。这是我心中一直想完成的发明梦想之一。”
他接着笑说:“我虽然看起来很老,但内心仍感觉很年轻,像一个年轻小伙子!尽管身体已开始不那么给力,但我会尽量一直干下去。幸好,我儿子将继承这家公司,维持家族企业的特色。”
家族企业坚持价值观
为何戴森这么坚持公司为家族企业?他回答:“我坚信并支持家族企业模式。家族企业有自己的价值观,不仅是赚钱而已。家族企业可更注重企业精神、员工的工作环境、公司的道德准则,以及存在的意义等。通过家族企业,这些价值观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而上市公司通常只是由临时的职业经理人掌控,私募基金往往只专注于快速赚钱,他们的价值观完全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