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生存添变数 不变的是烹饪快乐

字体大小:

小贩背后的辛勤付出,大家知道多少?29岁的邓安廷当了六年小贩,一天工作超过12小时。他与记者分享疫情暴发以来的种种挑战,是哪些人与事支持他迎难而上。

当居家学习成为疫情下的常态,大学食堂少了学生聚集的青春活力,学校摊贩的生意也随之陷入经营危机。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食堂经营素食档Origanics的邓安廷(29岁)为了维持经营,近日推出送餐服务,已当了六年小贩的他回想一路走来的点滴时,两度哽咽。

邓安廷自2016年退伍后便在校园里经营素食档,曾在淡马锡中学和加东修道院女校为中学生烹饪素食,去年8月辗转搬进国大文学暨社会科学院食堂The Deck。

曾在共和理工学院念航空航天工程学的邓安廷说:“23岁时同很多年轻人一样思考着未来,也怀疑过当小贩是否正确的选择。当年因为叛逆没读完理工学院,想自食其力就得掌握一技之长。”

邓安廷自我要求每天工作12至15小时,日常包括在闷热的厨房里创作新料理,笑脸接待形形色色的顾客。“当小贩能磨炼性格,教我虚心学习,一步一脚印。”

父母也是素食摊贩

问邓安廷有天为人父后会否支持孩子当小贩,他说:“如果孩子喜欢,我会支持。”在Origanics负责宣传和行政工作的女友林晴仪(29岁)则说:“我每天看安廷早出晚归,可以的话,我希望孩子不用那么辛苦。”

邓安廷的父母也是素食摊贩,“爸爸非常支持我当小贩,母亲知道这行的辛酸,虽不希望我投身这行但仍给予鼓励。”

邓安廷聊到父亲去年5月因肺塌陷入院时,吞声忍泣说:“爸爸是资深的保守小贩,我喜欢大胆创新,我们聊工作时经常因意见不合而争吵。爸爸住院的日子让我意识到身为儿子应该多让着他。”

林晴仪在旁补充:“这对父子是典型的tough love,明明关心彼此却不擅表达心意。”

邓安廷认为如果他不当小贩,与家人的摩擦会减少,“但我喜欢现在的工作,烹饪让我快乐。欣慰的是父母现在都健康, 一家人学习互相包容,珍惜彼此的陪伴。”

受台湾素食文化启发

小贩经营之路走来不易,但邓安廷仍追着经营一家米其林星素食档的梦想,希望打破食客对素食的印象——“素食不只是斋米粉,也能玩出新花样。”

邓安廷笑说,在研究新款素食料理的过程中,一般会先凭自己喜欢的味道创作,“但我的喜好不一定靠谱,所以还是得搜集更多反馈,不断地改进料理。”他也会到各处试吃,观察市面上缺乏哪些素食菜肴,例如本地用植物食品制成的西式和日式料理不多。他会反复试验,尝试创作出能够填补空缺的新菜色。

邓安廷2019年到台湾接触当地的素食文化后,深受台湾素食业者启发,回新加坡后决定做全素食者,认为吃素环保,并通过身体力行推广素食。

他原本计划到新加坡酒店协会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SHATEC)考烹饪艺术文凭,“然而部分课程内容须要尝荤食,与我作为素食者有冲突。”邓安廷认为植物食品能在不影响味道和口感下代替肉类,希望校方能考虑让学生用植物性替代品修读课程。

SHATEC的总裁邢紫薇受询时说,学院也录取素食者,但为了确保教学公平,素食者得先尝食,包括荤食,但可仅尝味道不必吞食;透过尝食再改良料理是课程要求之一。

邢紫薇说:“热爱烹饪的素食者也可选择报读其他为素食者专门而设的短课程。”

SHATEC正与邓安廷商讨采用植物食品替代肉类,以便让素食者修读烹饪艺术文凭课程。

创业应放下高傲

邓安廷长得眉清目秀,在学校里受不少学生青睐。他腼腆地说:“曾有学生每日前来买素食,还送我铅笔盒。我将铅笔盒还给那名学生,希望她不要有误会,但从此不见她来关顾。”

让林晴仪用Origanics的一道料理来形容邓安廷,她说:“他的心像素乌打一样软,总觉得学生在发育或零用钱不够用,会加料或给折扣。但当生存已成未知,做生意应当更理性些。”

邓安廷认为交往了两年半的女友是碗麻辣面,因为她偶尔强势(林晴仪此时轻拍他的手臂),“却又让人爱不释手,教会我不少事,如做生意不该让情绪牵着走。”

邓安廷说,如果能重头来过,在创业之初会抛开自己的高傲,“当时总坚持自己的处事方式,以为最好,不愿接纳别人的建议,走了不少冤枉路。”

每个人都希望付出努力能开花结果,邓安廷自认至今未见耕耘的果实,谈到疫情徒增更多未知时情绪再次涌上心头。“我们5月底开始提供周末送餐服务,起初在安排送食时间上出错,耽误了一些食客,边跌倒边学习。目前请了两名司机负责送餐,每人最多送10个订单,有时为了节省开支我们会自己送。幸运的是食客目前的反应不错,等送餐服务更稳定,下来有需求会接更多订单。”

随着本地疫情受控制,堂食人数放宽,是否意味外卖需求将减少?邓安廷说,8月新学期学生能否回校还是未知,小贩生存充满挑战,只能静观其变。

Origanics面簿:facebook.com/origanicssg

Origanics IG:@origanics.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