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成“留在家上学”——被疫情耽误的新加坡留学生

字体大小:

“你越等,越觉得看不到希望时,真的会感到很沮丧。”

今年20岁的新加坡人邓薪萤,原本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对主持和新闻播报工作有浓厚兴趣的她,去年报读中国浙江传媒学院(简称浙传),主修双语播音与主持,成为浙传唯一一个新加坡留学生。

但邓薪萤因中国政府的严格边境管制,无法飞往杭州上课,只能通过网课学习。一年下来,线上学习让邓薪萤倍感吃力。

邓薪萤说:“第一学期的网课质量不好,我曾尝试过很认真听每一堂课,但是,一个月后就到了集中力的极限。网课质量不好但我还一直抱有希望,觉得只要反馈,第二学期会更好。我也一直期待能尽快飞回学校上课。但是,每一次有这种感觉时,就有新的问题出现。”

网课筋疲力尽,返校遥遥无期,还没当面见过老师和同学的邓薪萤,决定在大一结束后忍痛退学,转而报读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信息与传播学院。

“最后我决定要转回新加坡读书时,我也很挣扎,因为我不想要放弃一个很难得找到且我非常感兴趣的专业,是我小小的梦想。至今,我都还在想我做的决定到底是对还是错,我会不会后悔。”

像邓薪萤这样被疫情耽误的新加坡留学生不在少数。

自2019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以来,世界各地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边境管制。经过一年半,有些地区仍在坚守清零政策,另一些则选择与病毒共存。边境政策不仅影响各国人民的出行,更对留学生的境遇有所影响。

邓薪萤在中国浙江传媒学院上了一年的网课后,决定退学回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读书。(受访者提供)

清零政策 防疫情也防留学生

在采取清零政策、且受新加坡留学生青睐的区域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大陆、台湾及澳大利亚的边境管制算是最严格,施行时间也最长。

中国大陆自去年3月28日起,全面禁止外国人入境。这项限制虽在去年9月底放宽,但留学生仍被拒于境外。

2020年,新加坡约有4000名学生在中国大陆留学,多数集中在北京和上海。根据两地的新加坡学生组织,北京和上海至今分别有180和75名新加坡学生因边境政策而滞留本地,成功回到大陆校园的同学极少。据悉,他们大多是因为当地有亲戚,通过申请探亲证才成功入境。

澳洲为防控国内疫情,也严格把关留学生的流动,只让符合条件的医科、牙科和护理系学生入境,继续求学和实习。根据澳洲官方统计,今年的新加坡留学生人数近6000人。

网课不理想 留学生被遗忘

在北京大学修读城市管理的吴佳嘉(22岁)自去年1月回新后就居家上课,如今已进入大四的第一学期。

她表示,去年3月,由于境内外同学都一起上网课,课程质量较高。然而,随着大陆境内学生去年9月纷纷返校,教员都忙于实体课,疏于经营网课,譬如未准时上传授课的视频或幻灯片,让滞留境外的留学生苦恼不堪,得靠自学才能跟上进度。

吴佳嘉说:“北大的各大留学生团体联名写信给校长及大使馆反映网课情况,大使馆也回复说会尽力协助解决问题。但是,有些老师仍没改变,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尽力解决问题如找同学拿笔记,每周联系助教提醒他们即时上传视频,拿课程辅助资料等。”

吴佳嘉(后排左四)2018年接待到北京大学的新加坡交换生。(受访者提供)

在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修读职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的大二学生洪莞莹(21岁),去年2月只在澳洲上了四周的实体课后,因当地封城而开始网课学习。她在去年6月回到新加坡后就滞留于此。

虽然网课期间均有直播和录播,但是小班讨论中教授会在课室走动,参与不同小组的讨论,在课室的不同角落授课,导致收音不良,网课学生都听得不清楚。

此外,洪莞莹也须学习解剖学和生理学,当留在澳洲境内的同学都能上实体课,对人体进行解剖时,她只能通过模拟软件学习。

每年须缴逾2万新元学费的洪莞莹说:“整个网课过程中我更多感受到的是烦躁。留学生支付的学费是本地学生的五倍之多,但是网课期间所能得到的资源质量却相对更低。”

洪莞莹表示,昆士兰大学的新加坡学生组织一直与新加坡和澳洲的相关政府部门保持联系,盼它们能协助新加坡留学生早日返校复课。

原本倚赖大规模封城来防控疫情的澳洲政府,今年8月开始改变策略,由清零转向与病毒共存。

澳洲总理莫里森10月22日宣布,澳洲和新加坡有望在下周敲定两国免隔离旅游安排,初步计划是让持学生和商务签证的旅客能率先入境,之后再将计划开放给游客。

对于这项消息,洪莞莹雀跃不已。

她说:“非常开心终于可以回去上课,但同时也有担忧。随着边境开放,澳洲的冠病病例将随之提升,不知道明年回去的时候是否会面临边境再一次锁紧的问题。”

因11月至2月为学校假期,洪莞莹计划明年1月才返回澳洲。

洪莞莹目前在一家私人诊所当一名职业治疗师助理。(伍书永摄)

留学生不应是清零对象?

有学生指出,留学生与一般短期逗留的旅客和商务客不同,各地政府在执行清零政策时,不该将所有外籍人士混为一谈,一律拒于门外。也有学生认为留学目的地谨慎防疫无可厚非。

洪莞莹和邓薪萤受访时都指出,她们能理解澳洲和中国大陆采取清零政策的出发点,但相关边境限制不宜用在留学生身上。在她们看来,学生只希望尽早回校上课,任何防疫措施都愿意配合。

义安理工学院毕业生何芷萱(22岁)现为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新生,上了近一个月网课的她,已顺利入境台湾,10月25日正式到台北校园上课。

何芷萱毕业于义安理工学院,目前就读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受访者提供)

她说:“ 终于能入境上课真的很兴奋。这是我第一次来台湾,要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居住那么久并在这里进行四年的学习。兴奋之余也有些许忐忑,仍需要时间更好地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生活习惯以便更好地融入在这里的生活。”

坚守清零政策的台湾,两个月前开始对外籍留学生放宽入境限制,学生入境后须进行居家隔离14天,结束后再进行七天自主健康管理,期满后才可入校。

何芷萱认为,台湾疫情7月才缓和下来,8月放宽留学生入境管制是合理的。她指出,当时台湾内部的娱乐场所尚未开放,等更加安全的时候允许外籍生入境,也算是对当地民众和学生的保护。

有得有失 返校无期的意外收获

线上留学虽有挑战,学生在过程中却有意外收获。

修读职业治疗的洪莞莹,因无法回澳洲,被迫暂时错过一些必修的实体课,所修得的学分减少,不得不延迟一年毕业。

在新加坡可修的学分变少了,闲暇时间却跟着变多。为善用时间,洪莞莹找了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在一家私人诊所当一名职业治疗师助理。

她说:“通过实践,我能更好地掌握并了解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同时,我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和锻炼写报告的能力。例如,针对小孩的职业治疗,每一次疗程结束后,职业治疗师都得写报告供父母参考,了解孩童的状况及进展。” 

作为职业治疗师助理,洪莞莹协助孩童完成各个活动项目,训练他们的手脚协调、平衡感等多方面的基本及高级动作技能。(伍书永摄)

在北大修读城市管理的吴佳嘉,为了到新加坡土地管理局短期实习,去年1月便返新。由于无法回中国大陆上课,吴佳嘉索性延长实习,从原定的前后三个月延长至一年。

吴佳嘉自今年3月开始就在公关公司Socium实习。(受访者提供)

她说:“一整年的实习机会非常难得。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能对自己专业的相关工作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我也更全面了解政府机关的运作,这次实习体验让我大开眼界。”

离开土地局后,吴佳嘉未松懈,而是继续到本地一家公关公司实习,拓展城市管理领域以外的知识。

同时,她也参与非政府机构水域监督协会(Waterways Watch Society)的活动。她说:“大家都在经历疫情,我们都会有怨言,重点在于如何前进,过程总会有得有失。” 

吴佳嘉与水域监督协会成员去年在本地蓄水池清理垃圾。(受访者提供)

疫情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线上学子期待并努力争取的是学习质量的提高。他们都在努力适应,尝试在“云校园”生活中找到突破口,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仍有色彩。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