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在虚拟赛道插上国旗

科技艺术家苏佐胜说,别人做过的东西他没兴趣,每次都要研究出新的东西。
科技艺术家苏佐胜说,别人做过的东西他没兴趣,每次都要研究出新的东西。

字体大小:

三字头的苏佐胜喜欢被称为“科技艺术家”。擅长多媒体艺术创作的他,发挥科技特长不只为生产、提供生活便利,更吸引人的是——好玩,挑战个人创意的极限。他给失智长者设计游戏,益智又有趣;还想在登月球虚拟赛道插上新加坡第一的国旗。

数码时代,科技正翻涌着一股巨浪。三十出头的苏佐胜(Eugene Soh)站在浪尖上,凭借在虚拟科技领域的探索和精进,成了时代的弄潮儿。大学毕业后他成立了科技公司Dude Studios,将编程、视觉设计、虚拟实境和人工智能结合,运用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四年前创办社会企业,通过科技帮助失智症老人发现生活的乐趣。

相比于创业者的身份,苏佐胜更喜欢别人叫他“科技艺术家”(Tech Artist)。他总是保持着旺盛的探索欲和创造力,在日新月异的技术迭代中乐此不疲,往往在掌握了一门新技能后,就迅速开始探索下一片蓝海。

科技艺术家的养成

故事的开始,苏佐胜从没想过自己有天要成为什么,他只是喜欢创造,顺着兴趣走就好。中学时因喜欢玩游戏学了编程,理工学院读的是信息技术,后来在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学美术。大一接触摄影,玩各种天马行空的创意,无意间一幅以小贩中心为背景的作品在网络疯传,让很多人认识了这位独特视角的摄影师。随后他在本地开个展,受旅游局邀请到欧洲做巡回展。就当所有人都觉得他会选择摄影这条路走下去时,他却另辟蹊径选修互动设计,理由是“已经掌握了的技术就可以放在一旁,开始下一程未知的探索。”

苏佐胜摄影作品The Last Kopitiam,诙谐巧思参考名画《最后的晚餐》。

对于未知,很多人会怕,裹足不前,而苏佐胜总是迈开大步主动迎上去,要推开门看看里头的可能性。大学时代创业做项目,曾为国家美术馆设计虚拟导览ArchiGallery,与旅游局合作用AR增强实境技术,让不同面值的钞票上弹出一段动画故事。每次当甲方提出设计要求时,他总是多走一里路,给出一个市场上从没做过的方案。“你有十足的把握吗?”,问他。“没有,但我可以学。如果别人做过的东西,我就没兴趣了,每次要研究点新的东西出来。”他就是用这种在外人看来为难自己的方式,不断探索进步着,把虚拟技术的边界向外伸展多一寸,再多一寸。

成立社企帮助失智老人

2018年苏佐胜和团队在编程马拉松比赛(Hackathon)中拔得头筹,做的是帮助失智症老人的项目。同年成立社企Mind Palace,用VR虚拟技术为乐龄设计游戏。随着不断精进技术,苏佐胜想到用360度视频成像加上kinect深度识别技术,打造身临其境的体验空间。把整个房间变成屏幕,画面投在墙体上,体验者无须戴VR眼镜也能沉浸其中。

苏佐胜为年长者设计VR游戏。(受访者提供)

在了解适合乐龄的行动方式后,团队推出几款游戏,可以多人一起打拳击、赛跑、切水果。考虑到乐龄喜欢怀旧熟悉的元素,他们到虎豹别墅、牛车水、槟城等地拍摄,让观看者沉浸旧景中采撷回忆。目前同职总保健合作社(NTUC Health)和独立机构合作,沉浸式空间已在全岛多家护理中心投入使用。在苏佐胜看来,一切在科技上做出的努力,最终的落脚处都要回归生活,服务于人,他说:“每一个人都会老去,当我老的那一天希望还有游戏陪伴。”

平时没有接项目时,苏佐胜也闲不下来,喜欢做些无厘头的创意。最近AR滤镜在IG很火,没想到他是本地第一个开始做滤镜的人。像是正在流行的同色圆圈找色差滤镜,抛物线投篮滤镜都是他的设计。他之前还做过古装娘娘变僵尸,眨眼睛就能消灭细菌的细菌超人,每一款都让人玩得不亦乐乎。《鱿鱼游戏》的滤镜创下最高纪录,两周内在全球达到10亿次使用量。

苏佐胜创作的《鱿鱼游戏》滤镜,两周内在全球达到10亿次使用量。(受访者提供)

虚拟赛道的登月目标

作为Facebook创意者联盟Spark AR合作伙伴,苏佐胜时常会在网上分享创作心得。他心里有个宇航员登月般的目标,想在虚拟科技的赛道上,插上新加坡第一的国旗。

苏佐胜说:“新加坡是个小国家,没有人会期待我们成为某一行业的领军者。也许其他领域我们都在跟随世界潮流,但在虚拟技术的赛道上,希望能看到新加坡是第一个做出的创意。”

这份问鼎“登月比赛”的决心,让他有着时间上的紧迫感,也催生了很强的行动力。他鼓励年轻人学会用行动去把想法变现,“有了想法就去做吧,如果一直不开始肯定做不到。”

苏佐胜笑说现在唯一的挑战就是时间不够用,脑子里还有很多新奇的点子想要做。每天徜徉在科技的海洋里,他创意不停,乐在其中。从不断突破自己的限制,到打破行业的壁垒,带来技术的创新。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