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年艺术家朱浩培来说,物质生活并不重要,他关心农民赖以生计的种子。《种子主权》展览,以艺术的方式让公众跳出都市的框框,了解种子与土地的议题,为农夫争取“知识产权”。

目前正在公共图书馆巡回的《种子主权》展览(Seeding Sovereignty),是青年艺术家朱浩培对于土地课题的反思。通过装置艺术,带公众跳出新加坡都市化的边框,把视野扩展到农田,在与土地的连接中,了解种子面临的困境。

留驻印尼初识“种子主权”问题

朱浩培(32岁)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求学期间对东南亚艺术、历史和宗教产生浓厚兴趣。每当听老师讲起壮观的历史古迹,如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的婆罗浮屠(Borobudur),柬埔寨的吴哥窟等,纸上得来终觉浅,他想去实地看看。每逢学校假期,他努力打工赚钱,然后背包旅行,在旅途中对区域内的文化愈发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