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工厂里的纺织工艺“Tufting”(簇绒)去年开始在年轻人中流行,如今作为休闲活动风靡亚洲。Tufting容易上手,完成后可把成品带回家,兼具实用性和娱乐性。
从来没有做过手工的林美吟(25岁)笑称自己是“手残党”,没想到自己也能在短短3小时内做出“艺术品”。她亲手织的“香奈儿牌”地毯就摆在书桌下,每天看到都特别有成就感。
原是工厂里的纺织工艺“Tufting”(中译:簇绒,cù róng)去年开始在年轻人中悄然流行,如今作为休闲活动风靡亚洲。坐落于莱佛士坊金融区的Tuft Club是本地第一家Tufting工作室,走进小店看到人们拿着像机关枪一样的家伙对着画布“突突突”,不久就织出一块五颜六色的绒毯,很是有趣。
记者走访当天,正好是王钰霏的23岁生日,男朋友黄彦龙和她一起在织一个小狗图案的地毯——小狗原型正是两人的爱犬。黄彦龙说:“我们先用店里的投影仪把小狗的照片投影到画布上描边,然后再用不同颜色的毛线‘上色’,很容易就上手了。”
王钰霏说:“拿着簇绒枪‘突突突’的感觉很疗愈,几个小时很快就过去。生日当天不仅一起做有趣的事,还能把印有我家小狗图案的地毯带回家,特别有纪念意义。”
Tuft Club由陈伟哲(26岁)、苏慧宜(26岁)和郑宇杰(25岁)三人创办,此前他们共同经营一家戳针绣(punch needle)和夜光画的工作坊。去年初,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国外有人居家隔离期间,在自家地下室里用簇绒枪织地毯,逐渐走红。苏慧宜心想:“本地很少住家有地下室,准备器材毛线也很麻烦。”于是有了创业的灵感。
试营发现市场反响火爆
三人先是在原有的工作坊旁开辟一个新空间,把Tufting作为附加项目试营业,没想到市场反响火爆。去年6月,他们在现址开设了Tuft Club专门店,每场同时可容纳24人。三人分工明确:郑宇杰负责市场行销、有美术功底的苏慧宜担任“艺术总监”,陈伟哲负责综合运营。
苏慧宜透露,顾客群体主要是大学生和年轻白领,以女生居多,但很多陪女朋友来的男生上手后也会喜欢。“之前有男生绣了一个超大的钻戒挂毯,还在我们店精心准备了求婚仪式。”陈宇杰说:“他把绣好的‘钻戒’藏好,第二天装作新手陪未婚妻来玩,还特别安排朋友假装店员在一旁拍照,非常用心。最后求婚的场面浪漫极了。”
具实用性和娱乐性
陈伟哲认为,Tufting走红有很多原因。首先是疫情时代,人们深居简出,在地娱乐项目供不应求;其次是Tufting无需门槛,很快就能上手,而且有实体的手工艺品可带回家,兼具实用性和娱乐性。店里目前提供的项目有地毯和镜子,织好后店家会完成最后的精修,包括安装挂钩等。
Tufting的无穷魅力引爆无限商机。28岁的用户界面(UI/UX)设计师周悦(安娜)今年三月首次体验后当下决定开店搞副业,三天后就签好房租,网上下单购买器材和原材料。
安娜说:“既然是年轻人和大学生喜欢的活动,那么价钱应该更亲民一点,才会有更多人来玩。”她在南洋理工大学附近的先驱地铁站附近签下场地,一方面接近目标用户群体,同时也节省很多成本。除了地毯和镜子,安娜小店还可以做抱枕、冰箱贴等物件。
林美吟就是在社交媒体“小红书”看到安娜的店。她说:“我第一次做的是个香奈儿logo的地毯,店里贴心地会在我去的前一天把底稿描好,我去了直接‘突突突’就好。开始会有人教你在画布上走直线走曲线,很快就学会了。”
喜欢发“小红书”贴文的林美吟觉得地毯又好看又实用,还能丰富自己的社交媒体内容。两周后,她就在朋友的邀约下又去了第二次。她说:“下次我还想做一个茄子图案的地毯或抱枕,送给家里的小孩子。”
Tuft Club IG:@tuft.club
安娜手作小红书:Annazhouy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