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来自全国五所初级学院和特选中学的350多名学生齐聚华岗,出席由华侨中学高中部主办的全国中国通识论坛,与专家学者一起就“数字(数码)化发展:中国经济增长新变量?”展开热烈的讨论。
论坛上半场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助理所长陈刚博士的主题演讲,他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数码化赋能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量,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及世界局势。陈刚博士也指出产业数码化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更是中国经济的“稳定器”和“加速器”,尤其是在中美博弈加剧的局势下,数码经济能为中国经济起到缓冲作用。
双文化学子应时刻关注世界局势
主题演讲之后是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政商论坛。汽车金融科技公司Moladin联合创始人陈家杰认为,要成为数码经济的弄潮儿,企业家须具备辨认发展趋势的能力,以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预测问题。无独有偶,论坛主持人李秉蘐博士也认为在数码经济发展的洪流中,狮城双文化学子要为将来做好准备,时刻关注世界局势,了解时代潮流,并积极索求学问,将别人的学识见解化作自己的学问。
中国联通(新加坡)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星则提出:“数字化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变量,创造了很多新赛道及创业机遇,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类与机器、技术之间的关系。”在问答环节,有同学提问如何看待在数码和资本的发展趋势下收入差距加剧的情形。韩星答道:“尽管商业是以利益为出发点,人们仍应有良知。”
参赛者尽显巧思制作视频
论坛下半场是当代中国专题研究的优秀视频呈现及颁奖环节。这项专题视频制作比赛旨在为双文化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今年各校参赛作品共计八个,其中四个视频脱颖而出。立化中学、德明政府中学、诺雅初级学院和华侨中学高中部的参赛者尽显巧思,用饶舌、角色扮演、新闻采访等新颖有趣的方式制作视频。
荣获第二名的苏家慜(华中,高一)说:“今年比赛主题很鲜明,但涉及面很广,各小组必须在短时间内整理大量资料,理出思路,确定内容和呈现方式。视频制作既要准确把握数码化转型,又要以创意手法呈现,尽管很有挑战,但通过团队同心协力地合作探索,收获了有趣的学习体验。”
这次论坛是疫后第一次线下召开。与会者袁元(华中,高一)受访时说:“嘉宾都是各领域的翘楚,他们结合丰富经历和专业视角,深度诠释了数码经济的机遇和挑战,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让我获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