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的很多瞬间,耳机里播放着的音乐会成为这一刻记忆的一部分。 旅行时,你心里是否会忽然响起某一首歌?或是戴上耳机眺望远方景色,边听着哼着循环播放的口袋歌单?《取火》11月特别企划“旅行的歌单”登场了。——编者

如果说旅行是一场与自己的约会,旅行时的歌单就是纪念礼物。它不仅仅让我感受到了生理上的空间转变,更是有了一场心灵上的游行,治愈着人心。

去年,我去了一趟峇厘岛,见证了岛上的风土人情,有了梦幻的四天三夜。站在被称为“情人崖”的乌鲁瓦图神庙悬崖上,听着这首《信仰》,仿佛我也跟着岛上的凯卡克舞一般,舞动起来。当时的情人就是这首歌,伴我度过了那天的黄昏。夕阳洒在脸上,好像我就是被落日眷顾的幸运儿,此刻的信仰就是那太阳。“信仰就是你心里的指南针”,我的指南针,永远指向了天上的旭日。此后,每当这首歌再响起时,就又把我拉回了去年的年底。坐在悬崖边,听着歌,看着表演,追求信仰。

几年前,我和父亲一同去爬了泰山。其实现在回想起来,不知道当时的我是怎么坚持下来的。那么高的山啊,光看着都觉得可怕,我却能一步一步爬上去。而伴随着我走的每一步,是耳边的《想把我唱给你听》。“趁现在年少如花,花儿尽情地开吧”,它在告诉我,我是那朵攀上高山的花,是对抗着地心引力奋力往上冲的蕊。青春年华,本就应该是如此轰轰烈烈,意气风发的。风拂过脸庞,而我当时只有一个愿望:希望我能永远这样。

再往前推,是和家人一起前往北京。当时才刚上小学,什么也不懂得,只知道北京是大城市,每天都有好多人从我面前走过。我们去了天安门、故宫、长城,还有好多好多其他的地方。旅途中,我只记得妈妈一直放的那首《思念是一种病》。当时我可讨厌这首歌了,觉得它的歌名好奇怪,思念怎么能是病呢。但随着自己长大,自己去读这首歌的歌词,才明白其中韵味。“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我在孤独的路上没有尽头。”对啊,当真正在意的人离我们而去时,我们也同样在前往孤独的途上一去不复返了。这时的思念和使我们痛苦的疾病又有什么不同呢?

延伸阅读

【取火】唐菀喆:旅行的歌单
【取火】唐菀喆:旅行的歌单

只要一响起熟悉的旋律,人的大脑就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拉回听歌时的时空,音乐的魔力就在于此。这也是我执着于在旅途中听歌的原因。把一处处风景,一些些旅友,一段段回忆用旋律及歌词串起来,形成专属于我自己的旅程短片。只要我想重温这些片段,只需按下那首歌的播放键,就能把我带回当时的时空,这是属于我们这个年代的魔法。

欢迎在籍学生创作投稿,请电邮:zbAtGen@sph.com.sg。投稿注明《取火》或《校果》编辑收,并附上作者中英文姓名、电邮、邮寄地址、联络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