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4日到2月23日,安德逊实龙岗初级学院迎来了母语双周活动。学校希望通过主办与母语息息相关的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热闹有趣味的环境,也让不同语言背景的学生学习和使用他们的母语,接触与欣赏相关的文化。

简单游戏寓意深刻

这次母语双周是安排在农历新年假期后举行。因此,有些活动与春节息息相关,为活动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例如学校设置了书法摊位,让学生和老师在导师指导下学习书法和写春联,并了解有关春节的传统习俗。

学校的马来文老师还亲自教导学生书写爪夷文文字。还有印度文化主题的摊位提供印度海娜(henna )手绘,为学生画上漂亮图案,并且介绍手绘文化的意义。

师生全神贯注学习书法和写春联。(安德逊实龙岗初院提供)
师生全神贯注学习书法和写春联。(安德逊实龙岗初院提供)
爪夷文书法摊位吸引了学生前来参与。(安德逊实龙岗初院提供)
爪夷文书法摊位吸引了学生前来参与。(安德逊实龙岗初院提供)

在学校角落设有传统游戏摊位,这是为了让学生在休息时间来体验下象棋、踢毽子、扯铃、玩五石子、抽陀螺这些传统游戏,希望通过体验传统游戏,让学生们寓教于乐,体会游戏中蕴含的哲理。印度棋盘游戏Paramapadam,也就是蛇棋(Snake and Ladders)深受学生喜欢,但大多数的他们并不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蛇”其实代表的是我们的缺点和毛病,所以在碰到“蛇”的时候我们就会下滑;而“梯子”就是当你在人生中找到一个方向或者兴趣、动力,你就可以爬上去。但是爬得多高就看你的毅力。这些传统游戏看似简单,其实有一定难度。一些学生玩游戏时屡战屡败,但他们坚持不懈,精神可嘉。

学生学扯铃虽有难度,但大家不放弃继续挑战。(安德逊实龙岗初院提供)
学生学扯铃虽有难度,但大家不放弃继续挑战。(安德逊实龙岗初院提供)

了解并感受母族文化之美

2月20日的午间音乐会也是这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学生喜欢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这次华乐团、淡米尔语社团的师生们共同合作,带来许多耳熟能详的歌曲与舞蹈,如《月亮代表我的心》《逆光》,以及林俊杰歌曲串烧等。更有老师展示最近大火的“科目三”舞蹈,引来学生大声喝彩,同时感受华语音乐文化的多姿多彩。

新谣歌手与学生互动热络,也带动师生上台表演,一起合唱首首悦耳动听的新谣歌曲。(安德逊实龙岗初院提供)
新谣歌手与学生互动热络,也带动师生上台表演,一起合唱首首悦耳动听的新谣歌曲。(安德逊实龙岗初院提供)

在大型活动方面,学生带来街舞、相声和新谣分享会。学生们积极参与学习街舞,大家全身舞动,可谓劲爆十足。新谣歌手们与学生的互动热络,也带动师生上台表演,一起合唱首首悦耳动听的新谣歌曲。分享会还介绍了新谣的背景和著名歌手。

至于相声表演,老师原本担心许多学生会感到无聊或觉得沉闷,但实际上许多学生都很投入,沉浸在精彩的表演中。在问及对母语双周活动的感想时,高二学生陈宇恒说:“我认为在学校主办母语双周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变得越来越忙碌,导致我们经常忽略母语的使用。母语双周能让我们了解母族文化,活动如绕口令、舞蹈或华乐等表演,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些文化。对我来说,我能够通过唢呐表演展示华族文化,确实感到骄傲。”

学生积极配合跳起街舞,舞动全身。(安德逊实龙岗初院提供)
学生积极配合跳起街舞,舞动全身。(安德逊实龙岗初院提供)

在母语双周期间,淡米尔语特(TLEP,Tamil Language Elective Programme)的学生分享了他们去年年末的印度学习之旅。在学习期间,学生们拜访了印度著名的寺院,参与了戏剧、舞蹈、短文工作坊。他们通过分享来让其他印族学生对其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并加深自己对母族文化艺术的热爱。

马来族学生参与马来传统美食Nasi Ambeng工作坊,了解这道菜背后的典故、历史。(安德逊实龙岗初院提供)
马来族学生参与马来传统美食Nasi Ambeng工作坊,了解这道菜背后的典故、历史。(安德逊实龙岗初院提供)

马来族学生则通过传统美食,来认识他们族群的文化艺术。他们参与马来传统美食Nasi Ambeng(一种配有许多辅菜的香米饭)工作坊。通过导师的介绍,学生们了解这道菜背后的典故、历史,并亲自参与Nasi Ambeng的制作过程。学生们在制作美食时长了知识,也乐在其中,最后还一起分享了亲手制作的佳肴。

两周的活动一晃而过,学生们似乎还沉浸其中意犹未尽。这次活动的总负责老师(科主任)王思敏说:“今年母语双周的活动多元化,内容既有流行文化如新谣、街舞,也涵盖传统文化,如相声、传统游戏等。对于流行文化,学生原本就比较感兴趣,但我们发现其实有些学生对传统文化像相声也富有浓厚的兴趣。这次的母语双周活动想要向学生传达:文化并不限于庆祝节日,也不会令人感到艰涩难懂。相信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们在更了解和感受自己母族文化之美的同时,也对之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