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觉得自己对童年的印象,就像是用零碎的记忆拼凑出来的一片云彩,如梦似幻,美好得像是白日梦里偷逃出来的情节。虽不是多么遥远的记忆,却同如今的世界有着巨大的割裂感,所以我怀疑那段时光不过是我的幻想罢了,就如我想象自己在宇宙间遨游,在海洋底下行走一般,难以言说的柔和。那时候的时间是缓慢的,有限的信息渠道缩小了我对世界的认知,但也相继地助长了想象的蔓延,我有用不完的时间去等待落日余晖的消散,蹲在操场边看蚂蚁接力搬家,这样漫无目的的快乐是珍稀的,但思想固化后便开始规定框架,迫使着自己在每件事情上都寻找意义,很是无趣。
我无法用一种颜色去涵盖那段时光。若是绿色,是春天养蚕的时候,四处奔波采摘桑叶的日子。将新鲜采下的嫩绿叶子铺在我给蚕做的小家底下,看着它们“沙沙”地吃着桑叶,一日日地长大,直至吐出银色的丝线将自己缠绕在丝房里,随而破茧成蝶。幸运的会在蚕吐丝后,发现自己有好几只金丝蚕,便可以在养蚕小伙伴之间炫耀。我也曾跟父亲得意洋洋地炫耀过一回,但却被打趣:“你这几只做条金丝内裤都不够的!”
若是红色,是放学后踩着脚踏车去小卖部买烤香肠的日子。从裤袋里掏出几团被捏得皱巴巴的纸币,再用手掌将它们抚平递给小卖部阿姨,便会获得世界上最美味的快乐,美味得几乎占据我的半个脑袋,导致我整个下午都盯着墙上的时钟,盼着下课后冲去小卖部吃上一串烤肠。每次买完后,都会在转身的时候捕捉到红色的晚霞,看见余晖透过树叶缝隙,在马路上映出大大小小的光斑,朦胧且不真切,长大后,我好像再也没有看过这么炽热的夕阳。
我也无法用一种气味去形容那段时光。那时的我们没有太多的娱乐,下课后会去学校附近的书店消磨时间。书店的气味是独特的,掺杂了纸香与墨水的味道,扑面而来的愉悦与平静。买书是不常有的事情,那时候陈列的书都是可以随意翻阅的,大多数学生都会在找到自己想读的书后,蹲坐在书店的一角,直到白色的纸张微微镀上落日的暖黄,才放下书回家吃晚饭。记得那时我用攒了很久的零花钱,破费买了一本当时很流行的漫画《爆笑校园》,在课间时间给同学们传阅。两个同学一手抓着书的一边,后边还站了一排人,读得快的人准备翻页,还会被后边的“路人”抱怨一点都不顾虑他们的速度与感受。现在想来虽然滑稽,但也感叹大家真是“小聪明”,一本巴掌大的书竟能让五个人同时共阅。
那时的我们拥有的东西那么少,却拥有着最真实的喜悦。童年的回忆太过于美好,似是某个午后在光影间我幻想出来的一场梦核穿越。倘若它不是我编造的梦境,为何我如此不安,在浮沉的世界里跌跌撞撞。无奈之下,只好告诉自己或许从没拥有过那些简单快乐的日子,不然怎么会查无踪迹,又难道是我在匆忙追赶着时代的更迭时,将最纯挚的自己遗留在了那燃烧得火红的晚霞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