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害怕长大。害怕面对现实。害怕无法到达自己的理想。害怕被现实所打败。害怕我满怀希望怀揣的梦想最后无法实现。空幻想一场。可我忘了,或者说,我不知道,世界上有些人连拥有梦想的资格都没有。被身边的嘴巴一张一张地吞没,唾弃。被一桶又一桶的冷水浇灭了仅存的火花。

生活就是如此。

是,我是会想念家乡。想念那个承载了我童年的小新村。但不代表我爱着那里的一切。

小时候特别喜欢小地方的氛围。觉得很温馨,很有人情味,很让我怀念。作为一个城市小孩,我无时无刻都会想如果自己能够一直住在那种环境该有多快乐。

延伸阅读

【字食族】彭怡茜:你
【字食族】彭怡茜:你
【字食族】彭怡茜:生
【字食族】彭怡茜:生

没有高楼大厦,月亮都亮了几分。和亲戚一起,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而且到处都有小动物,每天还可以坐摩托车(电单车)出去走。学校似乎也没有那么压力,孩子们总是玩闹。至少我当时是这样想的。反观自己在城市,每天都被高楼大厦环绕着,家里也只有三个人,爸妈在忙的时候,我就只能坐在客厅里看着那些爸妈买了又没时间看的书。学校也很有压力。大城市嘛,竞争多少激烈了些。还要因为父母看到大家都把孩子送去各种才艺班,害怕我落后他人而被迫学习一些自己根本不喜欢也没有什么天赋的才艺。

因此我似乎一直都非常想念那个小新村。我甚至写了一篇3000字的散文,就为了纪念这个地方。想必是美化了吧。似乎只要是记忆中的,自己无法拥有的或者已经失去的,便会在脑海中加上一层又一层的滤镜。

也许我一直以来认为的天堂,身处其中的人只会觉得彷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每个角落都有自己的不甘。我一直觉得家乡是我的避风港,直到他告诉我那里于他而言只有风霜。

上个月假期回家,妈妈接到表姐的电话。表姐比我大很多,有两个儿子,和我年龄相仿。表姐和妈妈哭诉。

大儿子今年大考,自然是要考虑未来。而他给表姐带来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我想学音乐。”

她两个儿子对于音乐是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有热忱。

想起小时候,妈妈送我去学钢琴,希望可以培养我的热忱。而我辜负了她的期望,学了好多年依然一窍不通。而这两个孩子小时候常常说想学,但表姐不让,中学他们自发参加乐队,至今他们和我说起乐队时眼里都依然有光。只能说热忱这种东西是不能勉强的吧。

言归正传,大儿子说自己想读音乐,想成为像自己的教练一样了不起的人。教练也是那个小地方的人,后来出去学音乐,回乡指导乐队。大儿子很仰慕他,因此也想学音乐,加上自己也颇有天赋,堪称完美。热忱与天赋皆有,于同一件事,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呢。

“学音乐没有出路的,我们不可能浪费钱给他学这种没用的东西。我都不敢和他爸说。他爸知道的话大概会打断他的腿。”

不仅父母态度如此。他满腔热忱,很喜欢和大家分享自己对于音乐的享受。每次回乡时,他总会和我分享,我也乐意听。但家乡的人似乎不是如此。他一遍又一遍地被周围的人泼冷水。

身边人不理解,父母也不支持。我不太敢想象他心里有多难过。虽然他和我倾诉时尝试掩藏那种悲伤。

这似乎是很老套的剧情吧。我只能说。但这样老套的剧情老套的思想依然可以害了一个孩子的一生。

因为这件事,乡村氛围在我心中的滤镜忽然荡然无存。我只能想象到那些可恶的,俗套的,被思想糟粕掩埋的一张张嘴脸。我想帮他。但也无能为力。记得当时在车里和爸爸讨论了这件事,差点哭出来。很无奈吧,我只能说。在这个新时代,我一直以为大家的物质都进步了许多。就算是小地方,也没有太大区别。有网络,有科技,我的那些亲戚也似乎跟得上时代的脚步。他们吃的穿的喝的用的有时甚至比我更好。可我忘了,亦或是根本没想到,思想上的落后并不是靠物质的丰富就能弥补的。这种糟粕在乡村尤其的野火烧不尽。

我知道追逐梦想的路上是会有很多荆棘。而我自己也一直害怕自己到达理想的路上有诸多困难,害怕自己无法克服,屈服于现实的脚下。这些都是合理的担忧吧,也是一个令人期待又害怕的一件事。

但如果最大最无法跨越的绊脚石是自己的父母,那似乎,是世界上最可悲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