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想过,与一群心智年龄与实际年龄差两岁的同学嬉戏打闹的场景会让我难以忘怀。

学校在三月假期开始前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励志营。最后一天傍晚,全班在教室里围成一个圈,轮流诉说自己对未来的期望。本来只是个小小的反思环节,谁知它竟会变得如此严肃。我仍记得,那天所有人都哭了,我也不例外。而后我们勾肩搭背唱起了火星哥布鲁诺马尔斯(Bruno Mars)的 “Count on Me”。传遍大街小巷的歌曲,感人程度丝毫不减,恰好成为那日的泪水开关。

我多么想让相机镜头定格在此刻。

之后全年级聚集在礼堂,胆大的学生上台拿起话筒高声喊话:“爸爸,妈妈,谢谢你们,我一定会努力的!”

“我想对我的儿子说,你很棒,加油!”

延伸阅读

【取火】隋子茜:蚂蚁
【取火】隋子茜:蚂蚁
【取火】刘伊晨:善意的谎言
【取火】刘伊晨:善意的谎言

即便有好多父母不在场,许多人依然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那画面异常滑稽,又带着丝丝暖流。也许励志营只是一个预兆,让我提前知道后面即将发生的结局。

真正让我如梦初醒的是平凡的某天的一个发现。不知不觉,我和同学间的交谈渐渐从“你午餐要吃什么?” 变成 “你想去哪间学校?” 或许也就是在这时,生活才见缝插针给我一个致命一击—— 我要毕业了。

毕业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合上厚厚的课本,聆听最后一节课,放下与你并肩作战的笔。它也意味着合最后一张影、说最后一声再见。它没寻求同意,只顾将人的血肉硬生生扯下,留下裸露的白骨,等着蚂蚁啃咬,惹得身子又痒又痛。渐行渐远的背影从眼前一一消失,仿佛从未存在一样。失去灵魂的空躯壳跨过母校的大门,开启一段崭新的旅程。

我们一定会再见的。但到底什么是再见?是捧着酒杯在20年后的同学会上的相逢,还是在路上刚好碰到只会嘘寒问暖的偶遇?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世界不会因为谁的喜怒哀乐而停止转动,何必尝试呢?更何况,人与人的羁绊本就薄如蝉翼,分道扬镳后谁还会记得你是谁?与其维持岌岌可危的感情,不如将藕断丝连的关系做个了断。

然而,藏在这所谓 “害怕分离” 的挣扎下其实只是那股幼稚劲儿。我讨厌长大,也讨厌分离。横冲直撞的少年在岁月的流逝中沉淀,破茧而出成为了能独当一面的小大人。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我的意愿不容深究,我只能循规蹈矩、漫无目的地往前走,只求未来不会辜负我。

“祝君武运昌隆,愿君顶峰相遇。”

我很喜欢这句话。

那群朝气蓬勃的少年郎化为虚有,取而代之的是换上成熟面具的青年。我们各自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奋斗,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遇到彼此。坦然接受命运,相信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我们终会在世界巅峰重逢。如今看来,分离不一定是件坏事。它好像只是短暂地将我们分开罢了,可是淡了的感情又怎说得过去呢?

我不知道,更不想知道。

时间稍纵即逝,我们萍水相逢,终是迎来了离别的时刻。我们去过的每处锈迹斑斑,是象征着我们曾在的确凿证据。那些画面如走马灯般幅幅闪现,我伸手想要抓住。可惜它宛如一盘散沙,转眼间便如透过纱窗的光一般流失于指缝,无影无踪。

这段时光不过是我的人生篇章里的仅仅一页,谈不上特别重要。但它却能在我心底刻下深深的烙印,灼烧着疼。它成为心中那道无法揭开的伤疤,一碰就会撕裂流血,露出丑陋的面庞。书页上的笔迹终会消退,毕业的拍立得照片终会泛黄,你我之间的回忆终会淡出记忆。时间无法倒流,我们也无法回到从前。

若留不住,那就尽量珍惜吧。月升之时,用我们的回忆做港湾,用我们的歌声做护罩,守卫我们的无忧无虑。离开之前,我还是想对你说声 “对不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我还是做不到对着你双眼说那句 “再见”。

我由衷祝福你的未来一帆风顺、前程似锦。谢谢你,但愿我们能在不远的世界尽头再次相见。

欢迎在籍学生创作投稿,请电邮:zbAtGen@sph.com.sg。投稿注明《取火》或《校果》编辑收,并附上作者中英文姓名、学校、电邮、邮寄地址、联络电话。字数1200字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