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青春+编辑部策划了崭新的《新加坡青年图鉴2024系列》,共分六期,访问了各行各业的本地青年,也请他们填写了普鲁斯特问卷(Proust Questionnaire),一窥他们的生活、思想、价值观,以及人生经验。

无论在信奉“学而优则仕”的东亚社会,还是坚持“唯才是用”的本地制度,学历都为人看重。但29岁的本地小伙苏汉却没那么在意,他从华侨中学高中部退学转到义安理工学院,并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苏汉目前经营着三家公司,还玩笑说自己是公司里“学历最低的人”。

分享创业经验,苏汉说:“最重要的是,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那样反而更容易失败。”(特约沈康雄摄)
分享创业经验,苏汉说:“最重要的是,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那样反而更容易失败。”(特约沈康雄摄)

苏汉的第一家公司jrc.sg创办于2015年,当时他在义安理工学院影音媒体系就读最后一学期。jrc.sg是一个用户对用户(peer-to-peer)之间租用摄影器材的平台,模式类似于“Airbnb”这样的共享经济。第二年,他又创办了Stratupmedia,专门为初创企业拍摄宣传片、制作创始人访谈等内容。

在缅甸看到了创业的可能性

“因为两家公司发展都不错,需要扩张招聘。但作为初创企业,人才流动率高是一大挑战。每三五个月我就要对新人重新讲解工作内容,非常伤神,于是我把眼光投向了缅甸。”苏汉说:“自2013年首次去缅甸旅行,我目睹了缅甸的互联网普及率发展很快。人口结构中青壮年比例很充足,而且同为前英殖民地,当地人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所以我一直觉得在这里有创业的可能性。”苏汉并不会讲缅甸语,但当地的经理都可以用英文沟通,其中还有人曾在新加坡留学。

2018年成立的Crossworks,起初只是苏汉前两家公司设立的后端办公室,处理视频剪辑和会计等行政事务。但不久后,大多是初创公司的客户发现苏汉的模式也能解决自身的类似问题,于是委托他在缅甸也帮他们招聘人才,并共享办公室。如今在Crossworks工作的有120多人,其中大多数是客户企业的员工,约八成是新加坡公司,也有来自美国、香港、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的企业。

延伸阅读

35个灵魂拷问 人生很短做些有用的事(之七)
35个灵魂拷问 人生很短做些有用的事(之七)
在Crossworks团队办公的人员已经超过120人,多数受雇于新加坡企业。(受访者提供)
在Crossworks团队办公的人员已经超过120人,多数受雇于新加坡企业。(受访者提供)

苏汉表示,缅甸的创业环境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会。他为Crossworks的办公室设置了四层电力保障,并安装了三套无线网络设施,以确保工作的稳定性。此外,他还组织了各种企业活动,如篮球赛、足球赛等,增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他说:“连年战乱和动荡的时局,让缅甸的人才外流非常严重,我愿意看到缅甸的年轻人在自己的国家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安居乐业。”

为缅甸难民筹集医疗善款

今年4月28日至5月11日,苏汉完成了一次特别的筹款活动——从新加坡骑行2000公里至泰国曼谷,为缅泰边境湄索县的“Mae Tao”诊所目标筹款10万元。这家诊所为流离失所的难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他通过社交媒体直播他的骑行过程,并售卖纪念品,最终筹集了近6万元,用于购买医疗物资和保险。

苏汉在缅甸设立Crossworks为本地企业解决人力问题,也跨国骑行2000公里为难民筹款。(受访者提供)
苏汉在缅甸设立Crossworks为本地企业解决人力问题,也跨国骑行2000公里为难民筹款。(受访者提供)

相信年轻人都有创业的理想,但苦于没有好的点子。为何苏汉能够年纪轻轻就已经创办三家公司?

“其实我每次创业,是为了解决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自己有太多闲置的器材,就想到了共享租赁的模式。觉得自己缺乏管理公司的知识和经验,我就去找有经验的创业者们访谈请教。而之后在缅甸创办Crossworks,起初也是为了解决我自己的人力问题。”苏汉说:“最重要的是,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那样反而更容易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