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世界各地的夏天一定是无比炎热,但我们今年在英国度过的夏日,并没有被热浪袭击,而是在寒风中的街道上晃悠几周,直到七月尾,我们才迎来了几个艳阳天。

在气温的起落间隔中,下了几场雨。夏天的细雨,给不撑伞的路人一场洗礼,它有种不一般的轻盈。当悬空冻结片刻的雨水落在大地时,滋润着土壤中的万物,我脑里响起德国乐队Zimmer90的歌曲“Summer Rain”。耳机播放的曲子与雨水滴答相融合,我轻声哼着音符,是我敞开心胸的旋律,“Summer rain / All my fears got / Washed away” (译:夏天的雨,洗净我一切的畏惧),而我在这片大地上所留下的痕迹,曾以为那是永恒的,却只不过是瞬息之间的过去。

永恒的则是我们一起拥有过的夏日,那曾经的一时,只要不被自己遗忘,终究烙印在记忆库的一处,我们一起走过的路径,踪迹被雨水冲走后,并没被抹除。我记得有一天,我和朋友随性报名参加由著名水彩画家Matthew Rice主办的街头绘画班。我们坐在凹凸不平的鹅卵石楼梯上,面向英国拉德克里夫图书馆(Radcliffe Camera)和牛津大学万灵学院 (All Souls College),素描眼前矗立的建筑物。

现代都市人习惯用手机拍照,相信那一手握着智能手机的姿势,是我们熟悉不过的姿态。反观我一手握着铅笔在白纸上勾勒描绘,努力地想把历史性的建筑标志记录下来,有些笨拙,纸上粗略的拉扯,把照相记录景色的时间拉长了好几倍,但这种缓慢恰是解放我们对日常的盲目、麻木、抑制。导师在这堂课的结语是“Learn to look better”,能用视觉感官捕捉周遭的一切,既是福分,也是常被遗忘的视角。处在异地的我,瞳孔放大,或许是我洞悉人间的视角有些变动,又或许是我在每一座城市中发现了自己的蜕变。

有些岁月,在我们不经意中溜走了。有个晚上,朋友们说,那晚绝不能错过流星雨,子夜一刻我们把暖和的衣服给穿上,一窝蜂地走向Port Meadow。那里的牧场广阔,平日是马匹自由遨游的天地,那晚变成了我难以忘怀的情景。街头上一片肃静,只有我们的欢笑声。在黑暗中摸索着前方的土路,为了不让灯光影响视觉,我们尽量避免使用手电筒,感官顿时变得更敏锐。在牧场上四处闻到马粪截然不同的气味,促成一种身临其境的自然体验。我们并肩伸展着脖子,仰望头上的星空,远方繁星闪烁着,我不晓得多少光年已流逝,但难得在这一刻见证如此多的星星,渺小如尘埃的我们望着银河所承载的过去,抚今追昔并不感慨,而是感动,沉静一会儿,似乎短暂的岁月就冻结在那个晚上。我随处沉浸在如此诗意般的心境,只要在意生活的每一刻,这份感动常能拥有,那此刻就是最好的时辰。

延伸阅读

【留学博客】黄心语:窗
【留学博客】黄心语:窗

昨夜霎雨,今早清醒,我算是明白了。我原以为今年夏天是我迎来一场变化的季节,但雨后的清零,使我意识到万变是每一个现在的积累。变化宛如呼吸,友谊细水长流,今年夏日的我们,明年是否还会记得当下无牵无挂的轻盈呢?我们与光阴的缠丝,将在人生中每一场夏雨中拉长,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