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马锡初级学院华文戏剧学会“绿园”8月23日在学校演讲厅上演了《当呼吸变成空气》,以两部故事探讨生死议题。本次演出形式为论坛剧场,给观众带来新颖的体验。

聆听不同人的声音

“放手? 还是挽留? 你会如何选择? ” 剧情没有标准答案,两部故事下来,七名观众给大家表达了七种不同的声音。演出的剧本由戏剧指导黄玉芬撰写,对于题材的选择,她说:“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有人迟早都会面对这个问题。但当死亡与伦理发生冲突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理由。随着新加坡步入老龄化社会,这类困境将变得越来越普遍。我们通过论坛剧场的形式提出这个话题,让观众重视并思考这一离我们不远的主题。”

两部故事中的角色因身份和价值观不同而立场各异,但都以对亲人的重视和爱为出发点。在第一个故事中,三名子女的年迈母亲多次住院,饱受治疗与病情复发的折磨。而在母亲又一次晕倒时,三名子女面临了要不要送母亲去医院的困难决定。在另一个故事中,儿子意外中受伤,脑死亡,基本上没有恢复的可能,送往医院时已经没了心跳。父母与姐姐面临的艰难抉择便是:要不要维持儿子的生命特征?

观众走进故事影响剧情发展

观众江元正(17岁)在看了两个故事的演绎后,都选择上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说: “演出中讨论的问题很棘手,特别是关于所爱之人。但当你有一定的道德规范时,实际上很容易采取立场,之后便成了你如何去表达它的问题。”

观众江元正(17岁)(左)两次上台参与论坛剧场,表达内心想法。(淡马锡初级学院提供)
观众江元正(17岁)(左)两次上台参与论坛剧场,表达内心想法。(淡马锡初级学院提供)

演出采用论坛剧场的形式。演员完成演绎后,观众便有机会上台选择剧情中的一个角色,以角色身份与其他演员继续演绎,呈现自己心中的解决方案。这种新颖的剧场形式让观众大开眼界,观众佳欢(Trina Jia Huan Ganesh ,17岁)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论坛剧场,我觉得非常有趣。观众不仅是旁观者,还能积极参与到戏剧中,有机会走进故事并影响剧情发展。表演过程独特且身临其境,让观众更深入地与故事和角色建立联系。”

延伸阅读

【校果】淡初学生当快递员 走入社区分发物资送暖
【校果】淡初学生当快递员 走入社区分发物资送暖
【校果】淡初教师节庆祝会 星光熠熠走红毯
【校果】淡初教师节庆祝会 星光熠熠走红毯

演出现场考验演员应变能力

论坛剧场不仅对于观众来说,是一场新奇的体验;对于筹备演出的演员也同样如此。华戏主席张劭璟(17岁)说:“论坛剧场的筹备比普通剧本的要艰难许多,因为不仅得打磨演技,还得训练演员即兴发挥。我们每次训练都得请人来‘试戏’,才能训练好演员如何在突发状况之下学会救场等,也让我们自己心里比较有底。”

即使有了彩排的训练,演出当天对所有演员还是一个新的考验。演员冯馨雨(18岁)说:“两个故事中其实分别有固定的角色,观众不可以演绎,所以彩排的时候,我们没有去排练相应的剧情。没想到当天有观众选择去演绎这些角色,大家当时都很惊讶,但幸好都顺利应对了。演出现场很考验演员的紧急应对能力。”

《当呼吸变成空气》演出圆满谢幕,演员们聚集拍大合照定格美好。(淡马锡初级学院提供)
《当呼吸变成空气》演出圆满谢幕,演员们聚集拍大合照定格美好。(淡马锡初级学院提供)

淡初华文戏剧社1977年成立,名为文学辩论戏剧学会,2018年正式改为华文戏剧(Chinese Drama)。多年来一直坚持演出的“绿园”,是20世纪至今仍然活跃在华文戏剧舞台的三大华文戏剧学生团体之一(华初“黄城”,淡初“绿园”,维初“海城” )。“绿园”多年来初心不改,扎根于华文戏剧,多次在的新加坡青年节(SYF)中荣获金奖,并在2011年荣获“Gold With Honour” 奖项。“绿园”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继2023年首次户外演出后,2024年又首次推出了论坛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