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赴异国他乡留学,曾是众多学子在求学道路上所追求的梦想。然而,这一趋势正在悄然改变。本地私立学府PSB学院的放射影像学(radiography)一年级学生杨凯乐(24岁)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原本就读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Queensland),但为了节省高昂的求学成本并加速毕业进程,最终选择回国完成学业。
杨凯乐受访时说,在出国前,已有两年多时间在本地医院担任兼职护士,并持有南洋理工学院的护理文凭。他在医院工作时,因经常照顾老年患者而接触到放射影像学,并对这一领域产生浓厚兴趣。在留学前,他还曾一度担任放射技师助理(radiography assistant),以更好地了解这一职业。他说:“由于当时本地只有新加坡理工大学(SIT)提供这课程,我错过入学时段得等半年,所以选择赴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就读。”
然而,在2024年初,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念书的杨凯乐,逐渐因高昂的生活费用而倍感压力。他说:“在澳大利亚求学算是自费的,每个月的生活开销可高达两三千新元。我后来得知PSB学院在今年设立放射影像学学位的三年课程,会比我在澳大利亚念的四年课程更早毕业,而且课程内容相似,还能省去高昂的海外住宿成本。这使我意识到,在本地一样可以实现职业梦想,同时减轻家人的经济负担。”
提供实习机会的优势
经过慎重考虑后,杨凯乐回到新加坡,选择就读PSB学院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合作的放射诊断与影像学(Diagnostic Radiography and Imaging)学士课程。他说:“在本地学习,不仅可以与家人同住,节省生活成本,还能更专注于学业,而PSB学院的课堂间隔时间较短,学生无需长时间留在校园闲耗时间。熟悉的环境和文化也让我更容易适应,减少在海外独自面对生活挑战的压力。”
此外,他认为本地教育的一大优势在于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他指出,PSB学院通过与行业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如海外交换项目和企业实习。
教育系统的转型吸引本地人才
针对杨凯乐回国念书的这一现象,PSB学院学术院长兼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万春指出,近年来新加坡教育系统逐步向实践技能和灵活学习模式转型。这一转变通过实习、行业合作和项目制学习,帮助学生培养技术能力、适应力和批判性思维。这种模式既能吸引本地人才,也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此外,疫情期间线上教育的普及,也让本地教育成为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王万春说,PSB学院注重实践教学,以诊断放射学课程为例,通过与本地医疗机构合作,能确保学生在学习期间完成超过1000小时的临床实习。课程也会邀请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授课,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