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假期回坡,在花店兼职的朋友送了我一大捧玫瑰花,粉白的,含苞待放的。最后一天我要去机场了,收拾好东西,抱着花,不知道该让它们去哪儿。

朋友说,你到街上去,碰着一个好看的男人,就给一朵。我想了想说,可是我只有一个想给的人。朋友说,你没救啦。

于是我抱着花上了公交车,对着玻璃上的雾气和雾气后的热带草木发呆。旁边有人捅捅我,是个老阿姨。她凑近我,口罩拉到嘴唇下面,指指我的花,问:“你知道这里有多少朵玫瑰花吗?”

我一愣,没数过。她眨眨眼睛:“十五!”

她接着说:“这些花呀,回去放在一个玻璃瓶里,等它们全部开花的时候,就已经是圣诞节了。”

延伸阅读

【留学博客】邵馨宁:狂欢与散场
【留学博客】邵馨宁:狂欢与散场
【留学博客】邵馨宁:沉浮之间
【留学博客】邵馨宁:沉浮之间

我说是呀。她看看我,说:“谁送你的花呀?” 我回答,一个朋友。她问:“男朋友?” 我说不是不是。她眯着眼睛笑,坐了回去。她旁边坐着另外一位老奶奶,很困倦的样子。我问她,送你一朵好吗?她指指老奶奶,说:“给她,她喜欢。”

我从里面抽出一支,但花束绑得太紧,半天没拽出来,我只得把它折断。她接过来递给老奶奶:“喏,人家送你的。”

老奶奶的手张开,抓住了玫瑰花,嘴唇翕动着做出谢谢的形状,默默点头。老阿姨说:“这是我姐姐,她眼睛不好,但是她可以闻到。你的花很香呢。”

我不知道跟她们该说点什么。下车之后,外面下着雨,我一个人走在牛车水大厦外面的雨棚下,路边五金店的店主阿姨在一个人清点货架,她头发白了,个子小小的,还没有旁边堆着的纸板箱高。我忽然很想也送她一朵花。于是我走过去,从花束里抽出一支递给她。她愣了一下,笑着接过去,说谢谢。

于是就真的成为了散花童子,并且只想送给女孩子。只是给自己找点乐子,毕竟在街上随便找陌生人送花的事情除了上学时做义工搞募捐,就没再做过了,并且那时还对自己做的事情有道德优越感,现在送花不过是一腔浪漫的没用的真心而已。第二个路上碰到的阿姨就怀疑地打量着我,没有接。可这段时间我变得很脆弱也很莽撞,穿着我的黑色小裙子,我想,总有人愿意要一朵玫瑰花的。我就接着史密斯街走下去。一个人旅行的女孩,在小贩中心收盘子的阿姨,化妆品店门口分发样品却没人接的店员小姐姐,坐在食品店收银台后发呆的老奶奶,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妈妈,她们都收下了我的花。

我于是总结出了送花的几大规律:

一,相信直觉,想送的时候赶紧送,不想送的人就不要送。想的越多,自己越内耗越纠结,搞得很累,没啥意思,花还送不出去。就算错过了想送的人,也没关系,大家脚步都很快,错过就不会再遇到了。花个几秒钟遗憾一下,抬头看看,这路上不是还有这么多人么。

二,主动一时爽,一直主动一直爽。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走在街上,我发现我喜欢你,我就去找你,问你可以送你一朵花吗。你说好,你高兴,我也高兴;你说不要,你没失去什么,我也没失去什么。第一次被拒绝有点尴尬,第二次被拒绝替她觉得惋惜,第三次被拒绝笑着跟她说拜拜。被收下的花总比被拒绝的更多。

三,送完花就走,别多想。一开始我只找擦肩而过的人,伸出手递给她们一朵花,她们收下,我就开溜。我总觉得,送完花之后得赶紧走,因为一方面大家惊喜之余,也估计觉得这小姑娘什么情况,另一方面我自己并不想让她们觉得我送花是另有图谋。那些没有收下我的花的人大概正是觉得我另有图谋。但后来我开始意识到,别人怎么想的,真的没那么重要,哪怕是那些我想送花的人,她们觉得我无比可爱还是无比变态,都不影响。我想送,我就送了。送完之后我不想再和你纠缠,我就走了。下着雨,我抱着一捧花走在路上,有人上下打量着我,我也打量回去。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这只是关于我和我的花而已。

当然,这一步是最难做到的。我现在还停留在送完之后落荒而逃的境地。

四,女孩子似乎总是在等别人的花,一种带着性别感的褒奖,“因为你做女人做得很好,所以奖给你玫瑰花。” 我不想再等了。

五,我有这么多的玫瑰花呢。